免费实用的宝藏网站 - 广州大学城网点亮大学生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莫言获得2012诺贝尔文学奖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4663 | 回复: 0

gwxiaoyun
发表于: 2012-10-11 20: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摘要:北京时间11日19:00,2012诺贝尔文学奖在瑞典文学院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荣获本届诺贝尔文学奖。


  北京时间11日19:00,2012诺贝尔文学奖在瑞典文学院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荣获本届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1981年开始创作,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代表作有《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等,其中《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各方意见:
  专家称猜测中国作家获奖是“一厢情愿”
  著名文学评论家白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种情结,每年一到10月份就会爆发,反映了中国人对本土作家获奖的渴望。不过猜来猜去,差不多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并不反映诺贝尔文学奖的看法。在文学圈里,大家知道它是怎么回事,并不焦虑,也并不把它太怎么当成一回事。

Img354615280.jpg
  在他看来,人们关心诺贝尔文学奖,更多是非文学的,是一种社会性和媒体性的关心。这些关心,可以单纯地看作一种热情,一种基于民族主义热情的想象。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情结,是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在文化上也有了进一步的向往和需求。人们希望中国文学能像经济一样,在世界上占得地位,摘取重要的奖项。这背后是“大国意识”在文学上的反映。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周宁此前接受采访时认为,这种热情反映出急于被西方主流文明认可的心态。白烨也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既反映出国人的渴望,又反映出一种不自信——好像获个奖,才能被真正证明。
  他认为,这倒也不是坏事。大家有这样的意识、渴望,比没人关注文学要好,“但是我们要给大家讲文学圈内人的看法,使大家对这个问题有更接近真实的认识。”白烨同时也坦言,当下文学小众化,即便中国作家获奖,也不会引发过去那种广泛的大众关注。
  中国作家眼中的诺贝尔文学奖:并非至高无上
  白烨表示,诺贝尔文学奖是文学和非文学、政治等综合因素考量的结果,有时候还带有偶然性。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诺贝尔文学奖曾授予非常好的一批作家,赢得了声誉。进入新世纪之后,这一奖项跟过去比整体水平在下滑,颁给了很多莫名其妙的作家,这些作家到现在仍然还火不起来。有些大家认为很好的作家,却没有评上。
  从中国作家来说,大家并没有把诺贝尔文学奖看成一个至高无上的奖项。因为它也有很多非文学的因素。即便是文学的,也有很多偶然因素。所以不能把它太当一回事,它只是很有历史传统、很有影响力的一个奖项而已,不能把它当成中国作家的奋斗目标和文学标准。
  “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标准和中国的国情、文化是不一样的。我们立足于本土文化,把它作为参照就好了。能得当然最好,不能得也没关系。”他说。
  白烨认为,中国人的作品如果要竞争世界奖项,有两方面问题。一个是作品所反映的内容问题。作家在选择题材、主题,构思故事,使用语言的时候要选择具有人类共通性、普遍性的,而不要过于独特。否则外国人可能会看不懂。
  另一个方面是宣传和翻译。对好作家的好作品,应该舍得花气力,大投入去宣传,包括请一流文学翻译家来翻译等。
  白烨特别强调了文学翻译的重要性。他说,目前中国在文学作品翻译方面下的功夫不够大。一般的情况是,作家的作品推出后,完全是自然而然,有人看中喜欢就翻译。在组织性、推介性上做的很不够。中国作家的作品翻译成其他文字,主要靠的还是国外的汉学家。
(来源:新华社)
跳转到指定楼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