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到一则新闻: 居住在大连沙河口区马栏街道兰青社区74岁的周奶奶听到敲门声,开门一看是送快递的。周奶奶打开快递件一看,满脸无奈:原来是刚上大学的孙女寄回来的,开学一星期多,孙女寄回来一大包衣服和7双袜子,让她帮着洗。读此新闻,我相信很多为人父母的成人肯定很难堪。我们已经上了大学的“孩子”们怎么了?军训两周就“晕倒一大片”,开学才一星期多,便往家寄旧衣服!大学生呵,你让我们大人好难过。
一个大学生,连自己的内衣和袜子都不会洗,打包给奶妈快递,这件事不仅仅让老奶奶脸红,让她父母气愤,更应该让所有家长都脸红和深刻反思!
是的,一个大一女孩子,连自己的内衣都不会洗,这件事说出来不仅仅是丢人那么简单,相信也绝非个例,只不过没有媒体曝光,更多的类似事情不为人所知罢了。中国孩子的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弱,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不仅专家呼吁要立即引起重视,民众也深有同感。然而,大家似乎没有想到“自己”的孩子竟羸弱到如此让人脸红的地步!
可是,这样的结果都是孩子的错吗?
为了让孩子能有更多的时间学习,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只要孩子学习,别的事情什么都不用孩子做,都能主动满足孩子的愿望,这就是当前中国家长的共同心声。当然,这也以牺牲孩子更多所谓的业余娱乐时间、劳动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为代价。
吃完饭,孩子自己洗碗筷担误时间;衣服脏了,洗衣服也费时间;打球、唱歌、跳舞、参加学校文体活动更是浪费时间,这时间得多做多少题啊……家长都代劳或阻挡。孩子成为专心学习的工具!
不给孩子锻炼的机会,不让孩子尝试洗衣服、刷碗、打扫房间……孩子怎么能会?
这些懒惰习惯的养成,我们的家长,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责任不可推卸。洗衣服袜子,举手之劳的事情,花钱浪费时间快递回家,这样的事情只有中国的孩子才会干出来,这是 长期思维和行为训练导致的结果。不是孩子太不像话,而是我们的教育太不注重劳动教育,甚至无意地给我们的下一代以“劳动耻辱”的暗示!我们的一些学生对那些“不劳而获”者和非法暴富者表示出由衷的羡慕和向往,就是证明。
溺爱的独生子女问题,是中国的最大社会问题之一,值得我们的政府、家庭、学校和全社会高度重视。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必须改变这一不良方向。我们必须让我们的孩子们尽快长大,而不是“永远也长不大”和“啥也不会干”!这些“八九点钟的太阳”,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是我们的未来,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不让她们畸形、保护她们健康、文明、快乐、正常地成长!
每一个人都应当既是劳动者,又是消费者,而劳动才最光荣,并非“花钱”才最光荣,我们必须让我们的孩子明白这一道理。小事也干不来,大事怎么去依靠,重担如何能挑起?但愿这位“幼稚”的大学生能让更多的中国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警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