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南山区某企业工作的周先生最近有点郁闷,他的儿子将去北京上大学,在支付数千元学费之后,周先生还得准备上万元应付儿子要求的电脑、手机、相机等“新生入学装备”和生活开支。
据记者了解,目前“大学新生入学装备开支”超学费已经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随着大学新生入学日期的临近,各种“晒装备”、“求指点”的帖子在互联网上传得火热,记者采访多名深圳的准大学生后发现,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数码相机已经成为多数新生们追求的“标准配备”。
按照这一标准,哪怕是最基本的“装备组合”,一台笔记本、一台智能手机加上相应的拍摄类电子产品,开支就得5000~8000元,再加上服饰、生活用品等“刚需”,学费就轻轻松松被超越了。
面对孩子的渴望,许多家长表示虽然感觉肉紧,但“咬咬牙也得让孩子开心。”
对于大学新生的入学开支,许多教育工作者呼吁学生和家长多一点理智、多一点节省,“毕竟还有许多贫困生在为学费发愁呢。”
而深圳一位从事多年教育心理学工作的贺先生则提出了“理智消费”的建议,他指出,大学新生在入学这个时间点上心理多处于“兴奋期”,而支持孩子求学的家长也是如此。受兴奋心情的支配,人们在购物时会大方许多,还会生出“用新东西来庆祝新开始”的念头,极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超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