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进入大三的学生,都非常现实地面对毕业后选择,综合来看,无非有三:出国留学、考研、找工作。出国留学暂且不论。这里想就考研与找工作谈些看法。在大型招聘会上,笔者对两种人非常同情:一是复转军人。他们综合素质很好,但缺乏企业所需的实际技能;二是应届本科毕业生。他们简历设计的很华丽,但既缺乏实际技能,又无工作经验。大学生找工作难已成为不容置否的社会问题。其原因并不是人为的社会偏见,也不是全社会的工作岗位绝对减少,而是大学生所能适应的工作岗位不多。而绝大多数企业从自身利益考虑,与其花更多的成本对大学生进行岗前培训,不如直接接纳有一定工作技能和经验的研究生。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高考的目的早已由选拔人才变成了升学,随之而来的本科教育也由以往的精英教育变成了素质教育,原来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研究生教育水涨船高的升格成了精英教育。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社会劳动力成本即工资差别不是很大的情况下,企业更情愿招收学历更高,综合素质更好,发展潜力更大的研究生。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发展日趋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成长型和成熟型企业中的高学历人才比较低学历的人员更具生存力和发展潜力,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至于事业单位乃至国家公务员则学历越高其优势越明显,从进入的门槛就已分出了“三六九等”。有同学会说:考研很难。是的,考研是很难。但是细细想来,现在社会干什么不难,找工作不难吗?找到好工作不难吗?找到好工作干好工作不难吗?工作稳定了想升职加薪、买车买房不难吗?比起出国留学考GRE、托福和考公务员,考研还叫难吗?在人才竞争的过程中,你可能没有输在高考的起跑线上,而还没有踏上考研的起跑线,你已经想到放弃了,惜矣,悲矣。重要的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在于对待“难”与“不难”的心态,在于永不放弃的积极进取精神。有同学会说:我先找个工作干上三两年再考研,既可积累工作经验,也可有些收入,同时不影响考研。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拮据的同学来说,这是不得以而为之的非常现实的想法。这里想说的是:其一,最好的学习是一个连续性的不间断的过程。当你工作一两年后,特别是对工作及其环境不满意,期待通过考研而改变命运的时候,你可能考研的信心十足,但你会发现重新拾起书本是十分的艰难,学习上的断点是你最大的拦路虎,其精力、时间都相应地受到限制。更有成家立业者或准备成家立业者将面对“妻子、孩子、票子、房子”的“四子登科”的无穷烦恼。工作环境较好者还要在“得”与“失”中做出艰难抉择;其二、你可能较之本科毕业即读研的同学积累了工作经历或经验,但可能失去了时间成本即机会成本。本科毕业即读研的同学学成后,工作起点相对较高不说,时间上即机会上丝毫无损失。而工作一段时间再读研,等于又回到原来的起跑线上,学成后可能原有的工作经历或经验将部分失去或全部失去其意义,等于在时间成本上损失了两到三年。这里丝毫没有将其观点强加于人的意思,只是笔者的社会感受和心里话而已。 艾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