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电价、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等将从7月1日起正式实施。北京,这座资源紧张的超大型城市,正努力追求节约发展。
北京市电力公司相关人士称,阶梯电价方案在电力使用上首次实现了“富人补贴穷人”的良性发展方式;而新实施的节约用水办法,则是北京市对国务院要求各地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一次直接落实。
得知7月1日将实施阶梯电价,家住清河的王女士想着赶紧去银行买电。上周末,她原以为会碰上排大队买电的“盛况”,谁知银行里自助购电的ATM机前并没人排队。
市电力公司相关人士说,经统计,6月份北京购电量并未出现明显增长,各售电网点也没发生排队抢购电的情况。“我们在营业厅里问来买电的人,十个人里有七个不知道7月份要实施阶梯电价了。这主要是因为多数市民一个月用电不到240度,阶梯电价的实施对他们生活没影响。”
王女士花了900多元,买了2000度电充到电表内,又去银行买了2000度电存在卡里,这是她可以买电额度的上限了。“家里有老人,三台空调不少费电,10月下旬就得开电暖器了,要开到11月15日集中供暖开始,我估计我家每月240度电不够用,趁着现在能买平价电,我还是先买点存着吧。”王女士说。
市电力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将富裕阶层高用电量产生的高电价,用来补贴低保户和五保户,电力使用上首次实现‘富人补贴穷人’的良性发展方式。” 对城乡低保户和农村五保户家庭,按每户每月15度电的免费电量,折算成钱定期随低保金发放。
效果
将缓解用电紧张
阶梯电价的实施,将缓解今夏北京用电紧张的状况。
电力系统内的人习惯把夏季用电高峰称为“迎峰度夏”。“今年迎峰度夏的情况不容乐观。”市电力公司人士说。
据公开资料显示,今年迎峰度夏期间,预计京津唐电网将出现电力缺口,如遇到高温高湿等极端天气,电力缺口将超过742万千瓦。北京作为京津唐电网的负荷中心,度夏期间,约73.23%电力需依托京津唐电网供应,在缺口增大的情况下,北京电网也将面临供需形势紧张的局面。
北京电力公司甚至表示,如果出现持续高温高湿等极端天气导致供电压力进一步趋紧,或遇外力破坏事故导致供电设施受损,将在政府有关部门指导下,执行有序供电方案,本着优先确保居民生活、医院、学校用电的原则,采取错峰、避峰,甚至限电、拉路等措施。
阶梯电价的实施,将强化用电量较大的家庭节约用电的习惯,缓解供电紧张状况。
为满足市民的用电需求,市电力公司今年安排15.53亿元,用于实施73个老旧小区供电改造任务,将惠及居民7万余户。
【京佳教育分析】
任何一项改革都会面临谁受益、谁受损的问题。要解决围绕阶梯电价改革的种种争议,必须厘清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为何要实施阶梯电价改革?二是改革的受益者是谁?三是改革能否扭转目前电力体制下价格信号扭曲的现实?
对于居民用电,我国长期实行的是低电价政策,即居民电价低于实际供电成本。这部分成本差通常由工商业用电的高价和政府补贴来弥补。这也就是业内所谓的“交叉补贴”。从表面上看,低电价政策对普通居民尤其对穷人来说是利好,因为用电便宜。但实际上,低电价的结果是“谁用电越多,得到的补贴就越多,谁占的便宜也就越多”,这其实是拿穷人的钱在补贴富人,显然不公平。但事实上,这种现象在社会各领域都不同程度存在,比如说,间接税导致穷人比富人多交税、负利率导致穷人的财富悄悄向富人转移……有人形象地将此类现象喻为“劫贫济富”。
理解了上面的逻辑,我们来分析上述几个问题。首先,实施阶梯电价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的同时也一定程度地扭转了“劫贫济富”的状况。但之所以仍存在种种争议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我国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主要发生在工业用电领域,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比重偏大,有个说法是每年的消耗相当于两个三峡电站。相反,居民用电占社会总用电量的比例很小,而且对中低收入家庭来说,因为电价低而无端浪费的说法并不靠谱;二是此次出台的改革方案只有上浮未见下降。从已公布的一些方案来看,80%的用户不受影响(基本用电价格不变),15%的用户每度电加收5分钱(正常用电价格略微上调),其余5%的用户影响较大(高质量用电价格大幅上调)。这一方面意味着用电越多的家庭电价越贵,另一方面正常用电价格也有上涨。借用上面的比喻来说,阶梯电价改革“劫富”的同时并未“济贫”。
阶梯电价在调整优化用电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及建立公平负担的电价机制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改革须遵循市场化思维,要想理顺价格、打破垄断,还必须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