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有2条教育新闻,都与“大学校长”有关。一条是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大学校长论坛”,台上一位校长在演讲时,浙江大学(微博)校长杨卫被拍到一直用笔记本电脑玩牌——网友批评称“教育不行,玩牌在行”。
另一条也来自这个论坛,跟前几天因跪拜行孝而引发争议的北大校长周其凤有关,他说刚给妈妈写了一首歌叫《妈妈的油茶果》,前不久在北京音乐厅演奏过,这是周其凤第二次为妈妈写歌。本是一件值得赞赏的好事,可因为舆论对周其凤的偏见,又被有些人解读成负面,甚至恶评为“原来跪拜行孝是为这张碟做宣传”。
据说:云南省保山市市长有一段经典的描述,有记者问他:“你做过云南大学(微博)校长,那和做市长有什么差别吗?”吴松笑言当然有:“ 做校长,你说得再对,教授们也可能说你错了,因为真理是相对的;做市长,你说得再错,他们也肯定说你是对的,因为权力是绝对的。”
这两条新闻的背后,并非偶然,因为大学校长的“故事”民间报道肯定很多,只是没有触发而已。 知道媒体把事件呈现在大家面前,作为观众,或带着放大镜去找校长们的问题,或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大学校长,或坐等着大学校长们出丑。但不得不感慨这世道的变化,校长,过去一直让人觉得敬畏,因为其德高望重。
可在今天,我们似乎已经听到太多的呼声了。什么“校长亲民化”等等。360择校网编者整理一些现今大学典礼上,校长院长等喜欢说的一些“亲民”的词语:毕业典礼上,各大高校校长的致辞加上诸如“ ‘亲’,‘鸭梨’,‘童鞋们’,‘打酱油’等等这下网络语言。或者“你们可不是富二代,但是你们将来要让你们孩子成为富二代!” 等网络语句。
究竟是好,还是不好?网友们,你们认为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