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市场内的档案储藏柜。
被遗忘还是被遗弃?
■新快报记者 刘子瑜 实习生 曾杨希 许梦娜 吴渺文/图
从6月开始,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电话频频占线,教师曾江不断重复着告诉对方:“记得去查档……没有单位?那赶紧把档案挂靠在人才市场,千万不要‘弃档’。”
曾江说,“弃档”这两个字,他一个月要重复几千次。
所谓“弃档”,是指无挂靠单位、档案无代理关系,导致档案存在个人手里以及挂靠人才市场后,长年累月不去归档的档案。曾江说,甚至可以用“死档”来形容。
据人社部统计,全国目前有60万“弃档人”,有的档案在人才市场一放十几年无人问津,而据新快报记者调查,广州南方人才市场三年以上未缴纳管理费及归档的档案在6万余份,占总人事代理档案总量的三成。
●案例档案用时方恨没挂靠
3个月前,吴敏发现曾经跟随自己的档案失踪了,“以前都在小箱子里放着,怎么就不见了?”她现在的任务是跑遍曾经待过的每一个地方,“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要跑”。吴敏说,她必须把所有信息重新组合补齐,然后完成一份新的档案,这份工作叫做“补档”。
大学毕业后,吴敏在安徽找到了一份工作,档案被挂靠在当地人才市场进行人事代理,随后由于辞职,她将档案迁出,但一直握在自己手中。
“不是不去挂靠,是有时候就忘记了。”吴敏说,3个月前,新单位要求查档并实行新的人事代理,吴敏才发现自己的档案不见了。她后悔没把档案挂靠在人才市场,“管理一年是240元,早知道这样,我愿意出这钱”。
吴敏认为,人事档案这个概念比较抽象,不像日常生活中的其他物品,使用频率不高,“但只要用到的时候,就是很要命的时候”。
南方人才市场人事代理部副部长郑鸿说,档案对本人影响很大的,“到有事的时候,尤其跨地区的是很麻烦,有时急也急不来。”她说,“这里还牵扯到职称认定,工作年限认定,会牵扯以后的退休福利待遇,因为档案不在这里(人才市场),很多职称证明、工作证明都无法归档,如果自己也忘记,那以后这段经历就是空白了,档案就变成了‘睡眠档案’。”
●调查
6万人事代理档案沉睡
据郑鸿介绍,南方人才市场拥有20多万份人事代理档案。她说,数量可能会继续上升,“这几年每年增长两万份左右”。
然而,在安静的防潮防火防水的档案库里,这些档案中有的档案已经“沉睡”多年,“十年没人来认领的档案也有,不过不是特别多,很大一部分一放就三四年。”郑鸿说,很多大学生把档案挂靠在人才市场,后忙于工作。但随着不断跳槽及出国,变更了电话号码后,人才市场无法与档案主人联系,档案也就“沉睡”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