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心情随笔] 冰瀑里的音乐...................于夫编译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8064 | 回复: 0

广州浥晨
发表于: 2008-12-16 16: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到冬天,蒙大拿加勒廷森林公园的玉滴石峡谷一片冰天雪地,人迹罕至.在一个严冬的早晨,我们和一些攀冰爱好者来到这里,准备攀登一条60英尺高的瀑布,它早已被冻的结结实实.
  我站在冰瀑脚下抬头仰望,对自己这个充动之下做出的决定有些犹豫.几个星期前当我看到一条玉滴石峡谷年度冰雪节的广告时,却不由动了心."来攀冰吧!不需要任何经验,一整天只收费50美元,还提供全套用具."以往看到这种广告我只是一扫而过,但这个冬天我期待着某种改变.那一年我的婚姻失败了.我搬到了蒙大拿,希望这里延绵开阔的群山能让我的生活变得好起来.事实证明它没有.我一直梦想成为一名作家,但我求职时却屡屡碰壁,只能做一些零星的自由职业性质的工作.婚姻的不幸和事业的挫折让我在那个冬天感觉尤其孤单.我的创作灵感似乎正在枯竭.一个30岁的女人还能凭自己的能力从头再来吗?我看不清前面的方向,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现在我站在瀑布脚下,不知道这次冒险会带给我什么.乐趣?挑战?还是重新找回生活的勇气呢?"安尼卡,请做好准备,"教练冲我喊到.她站在我的后面,腰上拴着一根绳索."别想着一气呵成,一边爬一边找感觉',她叮嘱道.我将左手的破冰斧砸进冰面,把自己拉起,,然后手脚并用的开始攀登这条垂直的冰河.6英尺了!教练向左面的位置指过去,我看到那儿有一个突出的岩架,于是攀登过去.如果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随时指点我该多好啊!

  "别抓得太紧!"教练喊道."这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毛病.要学会用腿,它要比胳膊有力的多!"这时我已经爬了10英尺高,向下看不免有点头晕.我一下惊慌起来,差点失去平衡.教练拉紧了绳子,我用力把鞋钉扎进冰面,这才稳定下来."别抓得太紧!"这句话不停的在我耳边回荡,似乎给一些启发.有些事情能放得下吗?

  我集中精力重新向上爬去.慢慢的我找到了节奏.我突然注意到身旁有动静,不知从哪儿传来类似音乐盒发出的清脆而动听的音符.我注意倾听,原来"音乐"来自冰墙里面!瀑布里面有的冰在融化,水滴奏出美妙的音乐.就像冰瀑活了一样!虽然冷气沿着手臂传递,但我的内心突然温暖起来.我继续向上爬,节奏越来越流畅.但是慢慢地,我的胳膊开始感到刺痛,并变得麻木.我想爬得更快一些,结果一把没抓住又失去了平衡,教练再次拉紧绳索.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放松.地面已经离我很远了,雪地上的人变成了不黑点.我向上看去,还剩最后的大约10英尺,我不知道能不能爬上去.

  "先靠在护具上休息一下,我会拉着你;甩甩胳膊,让血液循环起来!"我照办了.不知从哪儿飘来一片雪花落到我脸上,清爽无比.我向远处的山谷眺望,只见一片莽原之间零星的点缀着美国黑松.那一刻,我突然感觉自己飘浮在一片安静的海洋里,面前的一切都像水晶般变得清晰明确起来----我当然能爬到瀑布顶部;我的生活也会好起来.生活中我有教练吗?当然,那就是我精神.我的创造力枯竭了吗?当然没有,因为连最冰冷的瀑布都蕴藏着新鲜的活力.我需要的就是找准生活的节奏,别抓的太紧,沿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就行了.几分钟后我成功登顶.

   今年,我已是攀冰的第三年了.三年前冰瀑之上的顿悟给了我信心和动力.现在我的自由职业生涯红红火火.我不认为30创业为时已晚.只要你能听懂冰瀑后面的音乐,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很喜欢于夫的这篇译文.



   原作者通过她的亲人经历,细腻的细写了她第一次攀登冰瀑布的心理和生理进程.让我们了解了攀登冰瀑布的艰辛和乐趣.1英尺合计是0.3米,60英尺也就是18米,乍一看这个数字,或许并不高,但这个冰瀑的垂直高度.何况位于蒙大拿的这家国家公园里,属落基山脉,海拔本身就很高.蒙大拿辽阔空旷,我喜欢的<马语者>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初听'蒙大拿"这几个字就给人粗旷感觉.

  看资料说离加勒廷森林公园不远处的加州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又称优胜美地)里有一个叫艾尔*开匹坦崖的景点,是世界上有名的攀岩圣地,那里的垂直高度是900米.50年前,当第一位攀登者到达那里用了47天的时间才到达顶端,2008年7月,来自美国和日本的两名攀岩高手用难以置信的速度,只用了2小时43分就攀完全程.攀岩,是一种挑战人体极限的运动,更是对我们心理忍耐力的最大考验.原作者首次就尝试比攀岩石更为艰难的樊冰瀑做为首攀,真是既幸运又危险,好在她有一个好教练,好的后备支援.



    人生其实就像是在攀岩,结果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过程.当原作者艰难的攀爬过程中听到水滴奏时的有节奏的音;回头看到莽原上的点点黑松的时候,自己觉得飘飘然的时候,力量就不经意的回归到身体里面.最近,看新闻说荷兰的一位耐寒超人赤身在装满冰块的容器中站立了72小时.看到这新闻,我身上就冷飕飕的,毕竟是血肉之躯.他虽坦言他是掌握了一种控制体温的方法,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他的心理耐寒素质异于常人.去过许多的名山,也有坐缆车的经历,但最惬意的还是靠双脚攀登最后到顶的感觉.付出就有收获,生活在于坚持.我们的生活教练其实就是我们精神,精神有了,他就会去指挥我们双手,双脚去行动,指挥我们的眼睛去看,耳朵去听,心去感受.快到顶的那最后10英尺,小小的一片雪花竟也激起原作者心中的斗志.



    小时候住在大院里,融雪时候,融化的冰凌之水有节奏的滴下来,发出有节奏的声音,每年都曾听过很多.只是那是没注意,现在想起来也算是难得的声音体验.现在身处南国,冰雪不易看到,就算回了老家,老式的房子极其的少,连乡村的民居现在也都换成清一声的楼房.生活的细节就应当好好珍惜,因为我们每个人不能同时踏入同一条河流,时间每时每刻都在变,我们的心态也是一样,任何时候都应当以快乐为基准,从容面对一切事情.



    明天,2009年,让我们一起攀登冰瀑,品味生活中的细节,聆听冰瀑里的琳琅之声,向着最终的目标努力前行!
跳转到指定楼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