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心灵鸡汤] 与孩子同高看世界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4917 | 回复: 1

94fit
发表于: 2012-4-16 18: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残疾人看的世界跟常人不一样,因为他们所目见的事物是轮椅的高度所决定,同理,孩子的所看见的世界,也是取决于孩子的高度。如果你真想理解孩子,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想办法,也许,最先做的不是告诉孩子我们有多爱他们,而是,蹲下来,与孩子同高看世界。

  这几天和小米一起听歌,其中两首,是小米相当喜欢的。一首就是她参与拍摄(其实就是跑龙套)的《岁月回荡一支歌》,小人儿已经把整首歌都学会了,尽管有很多歌词她都给听岔了。另一首是《努力》。因为听得多了,我也时不时会唱出几段歌中的旋律。
  某一天,我正在哼着《努力》中的“不放弃不抛弃,笑到最后才美丽”时,小米跑过来纠正我,“不对,妈妈,应该是不淘气!”于是我就听她唱着小米版本的“不淘气不淘气,笑到最后才美丽”......
  同样的,《岁月回荡一支歌》里,有一句“血火中拼搏,改革中开拓”,小米也总是唱成“改革中海豚”。当我纠正她,告诉应该是开拓时,小米同学问我,什么是开拓?
  我愣了一下,开拓......这个词该怎么解释?到后来,已经不仅仅是解释开拓这个词了,我甚至把新中国的成立史给她简单说了一遍,也不知道小人儿听明白了没有。这些都是其次,重要的,是我忽然发现,为什么小米会把这些歌词给听岔了?因为在她的词汇量里没有抛弃、开拓这样的书面语。从她的理解角度来听,不抛弃自然就变成了不淘气,开拓自然就变成了海豚。这是4岁、105厘米的小米同学目前的词汇基础,目前的理解能力。而我们,对于这些词早就了然于心,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念给孩子听,孩子自然就会明白,自然就会知道自己听错了,也自然就会改过来了。
  有多少事,我们都是这样,以自己的理所当然,去代替了孩子的想法?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内容很简单,却让人看了之后相当震撼人:
  平安夜,一位母亲带着5岁的儿子去买礼物。大街上回响着圣诞歌,橱窗里装饰着彩灯,可爱的小精灵载歌载舞,商店里五光十色,玩具应有尽有……“来,宝宝,看,多漂亮的圣诞夜景啊!”母亲对儿子说。然而,儿子却紧紧拽着母亲的衣角,呜呜地哭出声来。
  “怎么了?宝贝,要是总哭个不停,圣诞老人可就不到我们这儿来了。”“我……我的鞋带松开了。”母亲蹲下身来,为儿子系好鞋带。无意中抬起头来,“怎么什么都没有?”——没有绚丽的彩灯;没有迷人的橱窗;没有圣诞礼物;也没有装饰华丽的商店……原来那些东西都太高了,孩子什么也看不见,出现在孩子视野里的只是一双双粗大的鞋和妇女们低低的裙摆在街上互相摩擦、碰撞……
  这是母亲第一次从5岁儿子的高度观察世界,她感到非常震惊,立刻起身把儿子抱起来……
  从此,这位母亲牢记:再也不要把自己以为的“快乐”强加给儿子,要站在孩子的立场看待问题。
  类似的事情,我也曾经经历过。和小米一起坐车出门,在最初,我常常会把自己看到的车窗外的事物指点给小米看,“快看,小米,那儿有......”,而每一次,小米都会问,在哪儿啊,我看不见......我曾经觉得小米坐在增高的汽车安全座椅上,视野应该是和我们一样的,可是当再一次,小米说看不见时,我凑到了她的身边,和她同一个高度去看窗外,的确发现,我所看到的,在她那个位置果然是看不见......
  那以后,在这方面我都会相当注意,比如看到远处有烟花了,就会赶紧蹲下身子,从她的角度去帮忙找到一个适合观看烟花的位置,然后和她一起分享着看烟花盛开时的快乐;一起去银行或是类似这种有着高高的柜台的地方,小米同学总是要求我把她抱到柜台上。刚开始的时候,还常常会嫌小人儿怎么这么爱凑热闹,怎么就不能乖乖地呆在一边等候。可是当我想起那个故事,当我也蹲下来站在小米的高度来看时,发现只能看到一排的柜台,除此之外什么也看不到,对于好奇心正盛的孩子来说,看不到妈妈在做什么事,看不到事情是怎么进行的,看不到柜台里坐着的到底是阿姨还是叔叔,他们在做什么,都是相当难耐的。于是小米再有这样的要求时,我都会把她抱起来,放在柜台边上坐着,和她一起进行我们所需要做的事。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总是把孩子抱在手中一起认识这大千世界。那时候我们的视野和高度都是一样的。可是当孩子渐渐长大,开始牵着我们的手,甚至开始离开我们的身边,喜欢奔跑、追逐在前时,我们就慢慢开始有了担忧,也渐渐地忘了,我们所处的已经不是同一个高度了。于是当看到孩子在成长中,符合我们要求的一面时,就会很高兴,而看到令人担忧的一面时,往往就会有诸多的“不允许”“不可以”“不能”“不行”等否定的词,而在这些否定词中,我们觉得孩子好象退步了,怎么越大越不乖了,孩子呢,觉得妈妈怎么越来越“坏”了,总是板着脸说“不可以”,也觉得越大越不快乐了......
  这也许就是一个非常需要我们深思的问题。站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也许父母们稍加注意,就能做到,可是站在孩子的高度,不仅看世界,还要了解世界,还要体会世界给孩子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去思考,这也许是一些父母明知应该如此,却又常常会忘了去做的事。我也是其中之一。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也在感叹着,小米怎么越大越淘了呢?怎么就没有以前那么懂事、听话了呢?于是开始在言辞中也加了许多的“不”,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更有甚者,也开始有点控制不住脾气,开始变身为河东狮,在我觉得小米屡说不听的时候,就会吼上一吼......可是我忘了,其实这些所谓的孩子不听话了,是建立在我们所认为的“孩子长大了,应该更懂事”的基础之上,是因为我们光觉得孩子长大了,对孩子的期许也就更高了,却没有再蹲下来,和孩子一起成长,去体会孩子正在想什么。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周日带小米去游乐场玩。小米进了游乐场,就跟猴子似的上窜下跳,对每一个设施都逐一玩过。当她正在滑滑梯时,我招呼她快过来喝水。因为我觉得小米“应该”要喝水了,多喝水对身体好,尤其是这样玩得疯的时候,更得多喝点水解解喝。可是小米同学充耳不闻,我于是又大声地招呼了一次,然后就开始觉得小米怎么又是这样,故意不听大人说话。如果此时是别人在招呼小米,小米充耳不闻,我可能还会给小米扣上一顶“没礼貌”的帽子。于是我撂下了狠话“小米,如果你不过来喝水,就不能再玩了!”
  话一出口,我忽然意识到自己错了。此时的情景,对小米来说,玩是最重要的,她才进游乐场没几分钟,尤其家附近的这个游乐园她是第一次来,而且就算是从小到大,她到游乐园的次数都相当地少,因为大多数时间,我们都是在郊外、公园、大自然里玩耍。所以这时候对她来说,把这些设施一一玩过,并且玩到high才是最重要的。而我非要打断她的玩兴,非让她停下来喝水,自然就不被待见了。如果我再批评她,再给她扣大帽子,甚至发狠话,不喝水就不能玩,只会让她感觉到被强迫,不快乐。我想让小米喝水的理由,当然是充分的,当然是为了她好,可是那只是从我的高度出发。而小米的高度呢?玩才是首要。
  所以我改口了,让小米自己觉得口渴时再过来喝水。果然,小米同学痛快地答应了,其后的时间里,时不时自己就会过来喝一口。
  生活中其实处处是这样的例子。大到给孩子报什么兴趣班,小到孩子想穿什么衣服,无处不存在着大人和孩子的争执。如果我们能时时刻刻记着从孩子的高度来看世界、想问题,先和孩子处于同一高度,然后再从这个高度提出自己的某一些建议,也许就更容易得到孩子的认可,也更能把问题解决得更为圆满。其实也就是尊重孩子,才能得到理解,以及让孩子理解。
  写这篇文,就是为了让自己反省。爱,不代表了解,更不代表就可以代替。学会从孩子的高度去理解孩子的行为,才能走进她的心灵,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从而也才能更好地沟通与交流。
跳转到指定楼层
陈妍熙
发表于: 2012-4-16 19: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这篇文,就是为了让自己反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