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实用的宝藏网站 - 广州大学城网点亮大学生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高校隐婚 大学生婚姻历程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3836 | 回复: 0

jj114
发表于: 2012-3-18 23: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3月10日,湖北文理学院一名大三学生小龙,与青梅竹马的同乡举行婚礼,顿时引起众人热议。在废除“在校大学生结婚就退学”规定7年之后,一次大学生婚礼的曝光,为何仍会引来如此惊叹?

  相比极少数的公开者,更多匆匆进入围城的大学生选择将婚姻隐藏在恋爱的外表下,等待最佳的曝光时机。

  有人说:全民隐婚时代已经到来!而身处象牙塔的高校学子更是“乐衷于此”。

高校隐婚 大学生婚姻历程
婚姻不只是浪漫,还需要两人共同奋斗。

  高校隐婚 隐婚故事

  自从7年前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出台,高校不再干涉大学生结婚,婚姻成了学生的私事,没有曾经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变得“犹抱琵琶半遮面”。泉州大学生无论订婚、结婚、生子,都蒙着一层薄纱,难以为外人所知,只是在校园里悄悄进行。

  “一月情”后闪婚

  讲述者:燕子(化名),今年24岁(黎明职业大学)

  毕业前想都没想过要结婚的燕子,却在与男友恋爱一个月后结婚了,突如其来的婚姻让他们后来的生活磕碰不断,但也越过越有滋味。

  恋爱一个月谈婚论嫁

  燕子是南安人,2009年底,22岁的燕子在黎明职业大学读大三,正一门心思为自己的就业做打算。

  她的母亲在泉州市区开餐馆,燕子现在的丈夫陈浩(化名,下同)是店里的常客。陈浩大燕子4岁,安溪人,通过他的介绍,燕子到某品牌汽车公司实习。2010年春节,两人通过网聊渐渐熟悉起来。在朋友的鼓励下,两人开始试着交往。

  在一起半个月后,陈浩就带她回安溪看望父母。陈浩母亲是一个传统的农家妇女,对了两人的生辰八字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要求他们必须在当年4月25日结婚,否则不用再继续交往。

  从提亲到结婚就一周

  “那时朋友结婚我还嘲笑她,没想到两个月后自己也结婚了。”回想起2年前的那场闪婚,燕子仍感到不可思议,只觉得是“被结婚”了。

  定好日子,陈浩母亲就马不停蹄地上门提亲。几番攻势下,燕子母亲同意了。“但爸爸觉得我还没毕业,这么早结婚太草率了,会让人以为我是奉子成婚。”在两位母亲的“双重夹击”下,父亲最终妥协。“其实在我们家还没同意时,我婆婆把一切都准备了。”

高校隐婚 大学生婚姻历程
生育中伴随着争吵

  由于是闪婚,两人感情基础不够牢固,经常吵架,婚后不到一个月就吵着要离婚。婚后两个月,燕子发现自己怀孕了,两人这才从吵闹中将心思都转移到孩子身上。

  对于生育,单纯的燕子只是觉得把孩子生下来就好了,完全没意识到将要承担的责任。

  儿子生下来时仅有5.4斤,后因喂养不当,身体很不好。夫妻俩和老人为孩子的事产生不少矛盾,坐月子期间,燕子几乎每天都哭。“也不敢跟朋友们讲,只能自己承受。”

  老人的无私付出,弥补了她的经验不足。

  婚后两年专心工作

  如今儿子已一岁多,留在安溪由公公婆婆照顾,燕子和陈浩则在泉州工作。夫妇俩月收入加起来近两万元,生活过得还算滋润。

  以前由于要生孩子,燕子错失了一次升职机会,如今她重新给自己制定了事业的发展目标。她开心地说,顺利的话,两个月内她就可以升为部门主管。“虽然经历了一场措手不及的婚姻,但一路走来收获很多,觉得自己还是幸福的。

  禁果的滋味是生活甘苦

  讲述者:小东(化名),今25岁

  女友意外怀孕,还在实习的小东决定承担应有的责任。他与女友订婚,从此不得不面对养家的压力。

  矛盾中选择订婚

  小东是漳州人,和女友同校不同院系,两人因志同道合走在一起,交往一年多,感情一直很好。大三实习时,女友发现自己怀孕了,这让小东陷入两难。

  “我挣扎过,但女友想把孩子留下来。”小东说,女友是莆田人,父母听说她怀孕后,建议他们结婚,将孩子生下来。两人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最终选择先订婚。

  在校相亲 毕业结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闽南部分地区,父母在子女达到适婚年龄时,会通过亲朋为子女物色合适的对象,在大学期间就相亲。一些学生出于对相亲的好奇和好玩心态,也配合父母的做法。有的在校女生多与已经工作,并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校外男士尝试交往,相处合适就选择在大学订婚。

  “相比在校结婚,毕业后没多久结婚的会多些,每年一个班也有一两对。”黎明大学机电系辅导员洪老师说,学生会有对结婚的憧憬和设想,但不敢尝鲜,同时考虑面子问题,多在拿到毕业证后再结婚。

  赞同不等于付诸行动

  在新《规定》施行后,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曾对广州等11个大城市1000位公众进行电话调查,57%的被访者表示赞同新《规定》;31%的被访者表示反对;12%的被访者表示不好说。

  许多被访者认为,如自己的子女选择在上学期间结婚,自己还是会持反对意见,并会让子女慎重考虑。当年的调查中,有超过七成的被访者认为,这项新规定不会引发大学生的结婚热潮,后来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于己于社会 都不应鼓励

  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系副主任、社会学博士侯志阳表示,政策的变化应该肯定,但并不代表在校大学生结婚行为得到鼓励。“人生每一阶段的社会化历程,都有自己的规律特征,如果有些人想违背这个规律,他要承担更多压力、责任和风险。”

  个人在校期间与婚姻家庭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在大学生活中,学生有三重主要任务:学习知识、社会生存能力的提升以及人格的完善。学生如果在此时结婚,意味着同时承担起婚姻家庭中相应的角色功能与义务,容易产生角色冲突,进而造成角色紧张。“从大的方面来说,这也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

  自食其力 听从内心声音

  早报心理专家团成员、资深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张泓认为,案例当中,学生家长的意志都起了很大作用。正因为大多数学生尚未具备经济能力,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受制于父母,这才导致结婚这件事情仿佛变成双方父母的决定,当事人反而失去了自我。

  “人都有从众心理,当别人在上学谈恋爱的时候,你却要结婚养孩子了,突然间成了另类的那个人,经济上、生活上都没准备好的男生女生,肯定会委屈。所以决定结婚时,一定要听从内心的声音,而听从内心声音最起码需要自食其力,要达到人格上的独立。”张泓说。

  可以结婚 但最好别过早同居

  “先成家再立业也是可以的,省得既要找工作,又要找对象。”泉州理工学院外语系辅导员陈毅伟认为,找对象成家也是年轻人必经的阶段,学生若要在校结婚,双方父母的支持很重要,既要有精神上的支持引导,也要有物质上的帮助。如果生活艰难,就容易出现矛盾隔阂,婚姻就难以维系。

  “但我不赞成学生太早过上同居生活。”陈毅伟说,学生无论是从心智还是生活经验都不够成熟,异性同居容易出现问题,过早脱离集体宿舍生活,容易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是否结婚 要根据个人情况

  黎明职业大学机电系辅导员洪老师认为,学生结婚涉及个体差异、家庭教育环境、经济基础等问题。一些思想和心理较成熟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强,他们会提前规划自己的人生,有一定能力承担起婚姻职责。

  “但大学生正处在学习的大好时机,婚姻家庭的拖累,会大大限制知识的获取和自身素质的提高。”洪老师说,对学生在校订婚和结婚不应鼓励和提倡。

  暂时放弃婚姻权 未尝不可

  “我会告诉孩子:结婚是你的权利,但暂时放弃这项权利也未尝不可。”大二学生小惠的父亲陈先生说,“放弃并不意味着失去,而是为了将来收获更多。”陈先生说,大学是一个人学习的黄金时期,充分利用时间来掌握生存技能,完善自身更为重要。

  而在大多数大学生看来,规定的改变体现了对婚育选择权的尊重,但是对大多数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而言,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高校隐婚 大学生婚姻历程
大学生 婚姻解禁 历程

  在泉州,“本科生结婚的例子少之又少”。从因担心学校处分被动隐婚,到大学生主动隐婚,象牙塔婚恋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历程。

  现状 大学生婚姻难觅踪迹

  2005年,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出台并施行。新规删除了“在校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这项规定,从而给大学生婚姻解了禁。

  那么,泉州高校中到底有多少已婚在校大学生?

  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访泉州几所高校和民政部门,均没有得到确切数据。“以我们学校为例,研究生入学需要计生登记,而本科生没有要求,就算是登记在册的数据,也不是准确的。因为《婚姻登记条例》颁布后,结婚登记不需要出具户籍证明,只有需要办理计生证明时,学校才能摸排到。可以肯定的是,本科生结婚的例子少之又少。”华侨大学计生科相关人员说。

  华大派出所户籍室相关人员介绍,新版《规定》颁布7年以来,到户籍室借出集体户口个人页登记领证的学生并不多,研究生占绝大多数。

  “这几年来登记领证的高校背景夫妻,基本是高校老师。”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婚姻登记窗口工作人员表示,泉州各地民政部门婚姻登记窗口情况大都如此,一方面是婚姻登记时不再需要出具单位证明;另一方面是填写资料时,新婚夫妻也不一定会填写真实身份和职业。

  解禁前 女友怀孕瞒天过海

  2000年,对泉州高校学生来说,结婚仍是禁地。就在那一年,在华侨大学读大四的大彬,和大三的女友发生了一件“大事”。

  那时女友意外怀孕,由于只剩一年就毕业,两人商量之后,决定保住孩子的同时也不放弃学业。怀孕初期,女友继续上课,直到怀孕中后期,学校课程基本结束,在进入实习、找工作阶段时,女友回家养胎。

  女友怀孕的事情,就这么瞒了过去。

  同年,在泉州师范学院读书的男生小杨有了女朋友。“现在想想,当时别说结婚,连谈恋爱都像在搞地下工作。”小杨说,那时学校管得严,走在校园里,有时候想和女友牵下手都要瞻前顾后,确定没人后,才敢拉住女友的手。

  2002年在省内某高校做辅导员的小陈仍记得,有个女生因怀孕不得不退学。“新版《规定》施行前,学校里哪有人敢结婚,因此而退学的大都是意外怀孕。”

  解禁后 女生与保安传美谈

  2005年,新版《规定》出台后,国内各高校纷现首婚者,记者也试图寻找泉州高校里“第一个吃螃蟹的学生”。

  泉州某大专院校学工处陈老师说,女生婚后怀孕,按规定可保留学籍休学一年,但新规出台后,还没有女生因此办理过休学。“除非学生结婚主动跟学校说,不然学校不会知道。”

  据陈老师透露,2005年,学校里一个大三女生与学校保安的爱情故事曾传得沸沸扬扬。当时他们相恋后准备结婚,正处在新规出台不久,很多人都在关注校方将作何处理,也引起当地媒体的极大关注。

  “因为允许结婚的规定已经出来,所以学校没有干涉他们的婚姻。”他们顺利地在2005年下半年结婚,后来女生也领到了毕业证。据了解,她毕业后曾在学校工作过一段时间,保安一直在学校,目前两人还在一起。

  这是记者了解到的规定出台后最早结婚的在校大学生。

  同年,泉州女孩小唯在省外某高校读大二,“一时间同学们都在讨论新《规定》,"大学生该不该结婚"还成了学校辩论赛总决赛的辩题”。

  新版《规定》出台两年后,小唯班上的一个女生结婚了,“在我们拍毕业照的时候,她的婚纱照也拍好了”。

  小唯说,那个女同学是走读生,由于上学晚,比其他同学大两三岁,大四时她的男友已经有工作,两人领证结婚。“她需要比我们考虑更多的事情,除了读书外,还得忙着装修房子,筹办婚事”,琐事缠身之下,女生的成绩也不突出。

  链接

  1990年原国家教委发布的《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30条规定,对“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

  2001年12月,武汉大学最先开禁,允许在校本科生结婚;

  2004年5月1日,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告专业三年级学生王洋和天津大学在学博士研究生刘航在天津结婚,成为国内首对在校大学生夫妻;

  2005年9月1日,新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正式施行,备受关注的“在校大学生结婚就退学”终于废除;

  2007年8月3日,人口计生委、教育部和公安部联合发文,对在校已婚女大学生生育问题进行规定,从法规的层面彻底废除了“禁育令”。
跳转到指定楼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