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3月15日20时讯(记者 黄军)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时有发生,全国各地的高校也在努力积极开展生命教育。今日,重庆交通大学大学生生命教育创新模式构建课题组,发布了一个关于“重庆大学生生命教育状况”调查的数据,在接受调查的重庆十余所高校的近1000名大学生中,17.39%的大学生有过自杀行为。
“重庆大学生生命教育状况”调查由重庆交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主任廖桂芳教授指导,学生辅导员陈开明和课题组其余7名成员具体执行,基于此项调查,课题组也正式出版了《生命与使命——大学生生命教育创新模式构建》一书,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把脉”。
据陈开明介绍,调查从去年6月开始,到10月结束。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课题组向重庆交通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学生,发放了1200份问卷,有效问卷达到980份。
记者在调查数据中发现,接受调查的多为大一年级学生,55%的受调查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中等。问卷中,针对“脑中是否有过自杀念头?”这一问题,18.95%的学生选择“经常有”,41.09%的学生选择“偶尔有”。而在“是否有过自杀行为”一项中,17.39%的大学生表示曾经有过自杀行为。
廖桂芳表示,调查数据比较令人担忧。她分析指出,感情、家庭、事业、经济、学业、交际都是导致大学生产生自杀念头的几大主要原因。
“时下大学生在面对问题,受到挫折时表现得比较脆弱。”廖桂芳说,在面对突发问题时如果出现暂时性无助,容易导致轻生,调查这足以给我们一个警惕。
调查显示,遇到问题时,大学生最可能咨询的对象先是同学、再是朋友、父母排在第三。 陈开明经过调查了解到,学生更愿意与自己的同学朋友分享,是因为觉得同龄人之间有相似的经历、关系是平等的,更容易与之交流。 在回答“对生命的体验”这个问题时,54.89%的学生认为生命是“幸福且快乐”的,但有4%的人认为“黯淡且痛苦”。
廖桂芳表示,绝大多数大学生对生命抱有乐观积极的态度,认为生活是美好的,但是还是有小部分学生持有消极的情绪。
课题组认为,调查反映出高校加强学生生命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