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自家一百多万的豪华汽车兜风时,吴大伟几乎从没注意过路边试图搭车的人。即使看到,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呼啸而过。直到有一天,一阵“头脑发热”之后,20岁的大学生吴大伟决定也去搭一回便车。
这个身高1.79米、体重“0.11吨”的大块头是在9月26日清晨出发的,他背了足有30公斤的睡袋、帐篷和食物。包里还有一沓用过的打印纸,写上沿途目的地,左手举着纸牌,右手竖起拇指。他打算就靠这个手势,用5天时间从天津搭车去昆明。这是他从一个纪录片里学来的,那部片子里说:“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旅行从起点就不被看好。他等了一个小时,上百辆车从身边经过,没有一辆停下,司机们最多“伸出头来打量一眼”。一个小时后,他开始发现那个顶到后脑勺的背包“太重了”。
此时来了辆宁夏牌照的货车,吴大伟鼓起勇气走到车前。
两位司机从头到脚打量了他一番,没再盘问就答应他搭车。吴大伟“连滚带爬”地上了副驾驶座,“生怕他们反悔”。
司机是一对昼夜倒班开车的亲兄弟,姓周。周姓兄弟对他的计划明确表示不解,称看他是大学生,才敢破例。
这是吴大伟第一次接触货车司机。过去他开车走高速公路时,不知骂过多少慢吞吞的大车。他注意到,周氏兄弟穿得很破,不太卫生,皮鞋尤其肮脏,指甲缝是黑的。
他从未设想过自己跟这样的人挤在一辆车里。从小到大,长辈教育他“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他甚至想过,绝不主动去厕所——万一自己下车以后,车开走了怎么办?
这一路11个小时,他坐得双腿“失去了知觉”。司机没有吃饭,只在半路买过一袋瓜子,从早晨开始饿着肚子的吴大伟也“不好意思吃”。
过收费站时,吴大伟会主动下车,减去“0.11吨”的重量,尽量省点费用。
2
他与第一辆车在太原附近分手,晚饭后的一个多小时里,再也没有一辆车理他。吴大伟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觉得自己流落荒郊野外,孤苦伶仃。在“凄凉的心情”中,他和衣睡了过去。
第二天早晨,他继续到路口拦车,依然没人搭理。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人听说他要免费搭车,嘴巴张得就像听到了笑话。为了赶上进度,吴大伟只好出了10元钱,请此人把自己送到最近的服务区,这让他感到极其别扭。
从这天起他“受到了锻炼”,几个小时里,不停地被拒绝,又不停地重复同样的笑容和请求,“脸皮越来越厚”。有人本来表示路过他要去的地方,一听说搭车,立马改口。有时他刚自我介绍,车门就砰地关上了。
“我能理解他们。”他说。从前他在网络论坛上留下电话,问谁愿意搭自己的顺风车,可从没接到求助电话。他有时甚至想开车去车站免费接送客人,“可是这样做的话,有人会相信吗”?
看到一些车里坐的像是领导干部,他就不好意思去问,“潜意识里觉得不要给领导添麻烦”。他试着问过一辆,司机回答:“车上有领导。”
没想到,那天临近中午,还是“领导”拯救了他。一辆商务车开出十几米后停下,司机查看了他的身份证、学生证,说:“行,你上来吧。”
司机姓程,是某街道办事处的一把手。他告诉吴大伟,车里有三个人,才敢搭他。他坦言,现今做好人太难,有时可能被反咬一口,“我总不能路上开着摄像机做好事吧”?
这位“官员”还表示,我今天搭你,并不想证明什么,我的爱心传递给你,希望你以后有机会有能力的话,也把爱心传递下去。但他同时说,假如自己儿子也去搭车旅行,他一定“不会允许”,因为“社会道德太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