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有所居”、“住有所安”可以说是贫困群众当前最迫切的现实需求之一,也是无房住的困难群众最朴素的生活理想和一生一世的追求。农户只要有房子住,其他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就好办得多。过去旧社会反映贫下中农的贫苦生活就是下无寸土,上无片瓦,住的不成住的,吃的不成吃的。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1987年笔者在普安县任县委副书记、县长,普安当时是国家级的贫困县,笔者走遍了当 |
时的36个乡(镇),看见了当时的贫困现状,对当时的衡量贫困户的标准讲了几句生动的话:即“天点灯、风扫地、养个猪儿会唱戏”就是报贫困户的标准。即为房梁顶上瓦或盖房草已经被风吹走了,晚上月亮可以直接从房顶上照射下来照着吃饭,房屋的周围没有墙,四壁通风,风可以把灰尘吹扫干净,养个猪儿整天吃不饱,从早上“叽叽叽叫到晚上,像唱戏一样”。下乡只要看到这样景况的人家,肯定就是贫困户。 |
我们的群众,生活一辈子,连能遮风避雨的房子都住不上,他们的生活会过得很艰辛,我们干部看见这种状况也会很辛酸。“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要做到居者有其屋,让每位贫困户都能有房住,住得安稳,这是政府最紧迫的任务。 |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就是党和政府为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而实施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一项重大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是党和政府开历史先河、创历史功绩、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工程。做好此项工作,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