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并无限额规定 以自愿为原则
本报讯 (记者梁超仪)昨日顺德一知名初中的学生向记者报料,学校要求学生捐款,但规定每班要捐1000元以上款项,其中更有班级明确规定“人均最低20元捐款”,对此学生纷纷表示不满。
学生:捐款有“潜规则”
大良一知名初中的学生向记者反映,开学伊始,学校要求每班要捐1000元以上的资助款。有班干在黑板上写明“条款”:因学校规定,每班捐款数额要1000元以上,所以每人至少捐20元,周日晚请班务组长收齐。
此举立刻遭到学生“拍照”取证,并在微博上表达其“被自愿”的不满。也有学生表示,限制最低捐款额早已见怪不怪,只是又一次“潜规则”而已。
有活跃的学生更立刻跟帖回应:“3000学生惨遭潜规则”,虽然夸张,但是却得到部分人的认同。也有偏激的学生表示,打算把钱兑换成一毛钱零散,让负责收集的人员慢慢数。
除了限额捐款外,令学生不满的另一个原因是,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并不知道捐款的原因和用途,他们表示公开的信息不完整。
校方:仅有最高额限制
记者随即将情况向该校校长求证,据其表示,此次捐款是学校每年例行的爱心基金征募,基金的使用运作也有相应的管理规定。
对于最低额的捐款限制,该校长表示,从不以此方式要求学生捐赠,而以自愿为原则,“学生还是消费者,用的是父母的钱。”他介绍,学校甚至规定了最高捐款额限制,若学生捐赠的数额过高,应征得父母的同意。
对于黑板上的人均最低20元,班级最低1000元的限制,他表示,并无此规定,更反对此限制。“此次事件可能是个别班级处理不当造成。”对于昨晚将要进行的捐款,该校长表态,将就此与负责此次捐款事宜的人员调查了解,次日给予记者回复。
(广州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