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南国书香节开幕的日子,一大早就从新塘赶到锦汉展览中心。由于是书节第一次在越秀这边举办,一出地铁口,各种彩旗花花绿绿,指示着锦汉中心的位置。虽然锦汉中心在往年广交会的重要会馆,但我还从没有去过,去年广州举办书法国展,我去过一次流花展馆。两个展馆很近,一路也算是轻车熟路。
这次书香节采用赠票的方式,先领票,然后按指示进入。进入后,里面人声鼎沸,规模很大。到处都是书,人们好像都是在书海里游泳。对书我从小就有种喜爱的情结,这一生也算是书有不解之缘。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有人说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我喜欢书,并将一生喜欢下去,每当我看着新书,闻着有油墨香的书,心情也为之一震,格外的清怡。
现在是电子时代,虽然网络上什么都有,但我还是喜欢纸质媒价,它有它的特点,至少可以让人遐想,思绪可以放飞。而电脑的显示器,却在大多的时候限制了我们的思维。我最喜欢的读书方式有两种:一是把枕头垫高,斜躺着看书;二是端坐在案前,听着如水的音乐,手里一支笔,偶尔把读到的好东西记下来。
书展入口处
南国书香节的历史介绍
书展一角
书展展厅的主轴线
远观书展
俯瞰书展
因书展的展场太大,我开始也是信走在书海之中,开始也没理出个眉目来,只到中午才粗略的知道展场的大致布局。最里面是特价类书籍,原计划这次书展我只是来看看的,因工作原因,大本头的书我很少有时间看,一般都是看些文摘类的杂志及报纸,但在这里看到这么多的特价书,不免让我心动。在一个五折的展摊上,我看中了一本《三言二拍》的合辑,还有一本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后者有过一本,不过书在原藉。对比了一下,合辑里少了很多,价虽便宜,却最终没有买。最终我还是在三折价位的展摊上买了本蔡东藩的《宋史通俗演义》和《明史通俗演义》。蔡氏是浙江萧山人,生于清,卒于明末,其二十四史通俗演义系列通俗易懂,观点鲜明,当年我上学时就喜欢他的作品。这次正好有宋史和明史卷,我当然不会放过,先买回来,早晚读都可以。读史可以明志,宋和明在我国历史地位很重要,有些历史细节可以从这里得到启发或教益。
旅游类书摊一
旅游类展摊二
心理类展摊
国学类展摊
理财类展摊
管理类展摊
小说类展摊
少儿类展摊
青春类(我很喜欢这种书的封面,给人淡雅的感觉)
一本旅游画册
一个口叫学而优的商展位
不知不觉中我在书海里待了五个多小时,人在书中时间过得真快:记得有年暑假,我硬是把金庸的系列小时给读完,也曾花了三个白天把我喜欢的一本叫《鏖兵西北》的战争小说一口气读完。因为下午还有事情,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南国书香节的现场。
开卷有益,读书无禁区,对于知识面相对宽的我,最喜欢书展的这种氛围了。什么样的书,我都可以拿来看看,知识对于我来说,或许就是花对蜜蜂。今天看新闻说,以后,南国书香节的书展以后要形成制度化,每年的七月举办。往后的七月我都有这么多的书看了,我要像一只蜜蜂一样,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坚持读书,孜孜而不倦,争取性格的完善,情操的提升。
书是我们生活前进的明灯,更是充实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指南针。鲁迅说有茶喝,有好茶喝,是一种清福。书何尝也不是呢?有书读,有好书更是一种清福,更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宋真宗赵恒说过,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们也可以用我们的眼,心去书中发掘我们想要的。
附
赵恒<励学篇>: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栗;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明。杨循吉
岂待开卷看,
抚弄亦欣然.
当怒读则喜,
当病读则痊
明。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
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
胸次全无一点尘。”
宋。翁森《四时读书乐》
春
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夏
新竹压檐桑四周,小斋幽敞明朱曦。
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
秋
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
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
近床赖有短檠在,及此读书功更倍。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冬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