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菜涨价了?同学们同意吗?投票决定!“上学期梅苑早餐的汤米粉才1.5元,这个学期开始就升为2.5元了,我感到很纠结!” 一名大学生抱怨道。昨日,广州大学饮食服务中心食堂饭菜价格听证会上,60名学生代表与饭堂经理面对面。面对饭堂部分饭菜即将调价,一些学生感到“伤不起”。而面对学生毫不留情的尖锐提问,饭堂领导额头还是渗出了汗珠…… |
|
|
饭堂听证会给学生晒成本账单 |
|
据了解,听证人员是这样确定的:饭堂工作人员先在学校四个饭堂摆摊张贴告示,然后由学生自由选择报名。最终的听证者的学生代表包括:自愿前来的学生以及学生会的干部。 |
学生会生活部部长邓雪颖说:“我们收集学生的意见时发现,有的同学感觉到饭堂价钱比以前贵了,有的看到外面物价涨了,也怀疑饭堂即使不涨价也会缺斤少两。” 学生们反映,现在女生吃一顿饭得花4元,男生一顿饭则要花5~6元,虽然比外面下馆子要便宜,但是毕竟比以前贵了。 |
饮食中心主任胡美霞就解释,物价飞涨之下饭堂基本饮食都没有涨价,只有个别食物上调而已。不过学生就不大愿意相信,“饭堂怎么会没钱赚?”直到看到了一份“成本核算表”才明白过来。从核算表上可以看到:白饭进货价1.93元/公斤,每两售价2毛钱。加上人工水电成本,每两饭的利润竟然是负值;再看鸡蛋,进货价5.3元/斤,每斤大约7只,成本已近0.8元,还未加上水电人工等成本。如果不涨至每只1元,基本上只能亏本。再看瘦肉陈村粉,由于肉价上涨,按照目前的价格每卖一份就会亏掉一毛钱。记者从这份密密麻麻的成本核算表里看到,除了福寿鱼、清蒸鸡等菜式有微薄利润之外,其他几乎是“打个平手”。 |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看到核算表之后,不少学生缓缓举手赞成微调。 |
|
学生建议听证会应涨价前召开 |
|
除了价格之外,不少学生还对用餐环境、员工质素提出意见。 |
“我觉得饭堂价格上升了,可是给我们的菜量饭量都变少了!”“最近物价上涨,给得少的其实都是标准量,给得多的其实才是多给了。”梅苑经理回答。 |
又有同学称,“我们关注价格,可是更加关注性价比啊,饭堂可以在同等的价格前提下提高饭堂的服务质量和用餐环境!例如在兰苑3楼吃面很大味道,回到宿舍都能闻到!另外,3个饭堂的饭量和菜量似乎都不一样。” |
“我们每个饭堂的饭量和菜量都尽量保持一致。”面对同学们“毫不客气”地投出尖锐的问题,饭堂的领导经理们听后都擦一把冷汗,使出各种法宝回答大家的“刁难”。 |
也有同学明确,“涨价前应征求学生意见,而不是涨价之后再举行听证会。”经理则明确说:“因为价格调整问题,价格是经过饮食中心和学校商议定下来的,但是现在开听证会就是向师生解释。” |
|
记者调查 |
物价涨人工增 高校饭堂“吃不消” |
|
“原材料全部都涨了,但是又要求饭堂不涨价,压力很大啊!”广州大学饮食中心主任胡美霞说出心中无奈,最大的压力来自猪肉、鸡蛋和面粉。 以鸡蛋为例,去年9月份还是9元/公斤,今年则涨至10.60元/公斤。猪肉更离谱,去年9月是7元/斤,今年涨至14元。根据该饭堂入货价统计显示,从去年9月份至今,面粉同比上涨19%,鸡蛋上涨15.09%,白糖上涨25.5%,花生上涨33.33%。 |
由于物价上涨,人力成本也随之提高。胡美霞说,王建明是西点班长, 他的月薪从原来的3000多元涨至4000元。掌勺的薛师傅已在大学城呆了7年,月薪也从原来的2000元涨至3000多元。但奇怪的是,虽然物价飞涨人工增加,但是销量却没有降低。王建明介绍,西点部每天消耗面粉200公斤,鸡蛋100公斤,制成50~60种西点,而这些西点基本都能卖完。 |
为何销量没有下降?据兰苑饭堂孔经理介绍,广州大学旁边的商业中心是大学城最旺的地方,也对饭堂构成很大的竞争,但是因为饭堂价廉物美把学生的胃给留下。“我们学校在10个高校当中价格偏低,番茄炒蛋每份1.5元,别的高校卖2元;鸡腿每只3.5元,很多饭堂都卖4.5元。” |
记者大致看了一下几十个菜谱,发现荤素相配的菜式平均2.5元,纯肉菜3.5元封顶。当然,一些炖汤类、小炒类价格则有所上调,从4~8元不等。 |
据广州大学副校长龙少锋称,由于价廉物美又不收搭伙费,住在大学城北亭村的农民也进校来“改善伙食”。 |
|
学校应对 |
“格价”保证低价入货 “农校对接”节省成本 |
|
面对原料价格飞涨,高校饭堂菜式缘何能够hold住不涨价?据介绍,高校饭堂采取了联合采购和农校对接的方法,保证质量又开源节流。 |
以联合采购为例,目前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已有广大、广工、华师、中大、广药、广外实行联合采购,由于联合招标供应商有信誉,所以质量保证,而最重要的是保障卫生,即使出现问题都可以向供应商追溯。 |
在保证低价进货时,广大饮食中心工作人员称要“格价”,在进货时,让供货商先报价,然后自己再到市场得到自批价。在几个价格中,如果供应商的价格最低,就采取供应商的价格;倘若自购的市场调查价最低,就采取自批价格,从而“做低”进货价。 |
记者从10月12日~18日的进货表看到,光是菜心就有3个价格,其中江南批发市场某档的报价是2.8元,新供销丰业农产品价格是3.6元,自购批发价为3元,由于江南批发市场的价格最低,所以他们便采取这一最低价来进货。 |
还有一招是“农校对接”。昨日,来自广州从化宝溪村的农场的林经理就拉着上千斤的蔬菜,来到饭堂卸货。原料价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经历多个销售环节。而直接由农户对接便减少了许多中间环节,从而让价格做到最低。据介绍,学校与从化宝溪蔬菜专业基地对口合作。每次由该基地提供1500公斤蔬菜,而在协议书上标明:“每天的蔬菜瓜果都要是无公害蔬菜,保证新鲜、干净、无烂、无黄叶,大小均匀,并有蔬菜合格证。” |
“在农校对接之后,光是青菜的采购环节,每月就节省了2万元。” 胡美霞说。 |
|
补贴政策 |
贫困生每人20元 饭堂每月有百万补贴 |
|
另一方面,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等均要求给予贫困学生补贴,经费由地方财政补贴,直接打入贫困生个人账户。胡美霞介绍,学校有30%的贫困生,按照每人每月20元的补贴连续发放6个月,已经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
除了学生个人之外,市财政局也给学生食堂补贴。去年,市财政局按照高校人头拨款,以广州大学2.9万计算,每个学生给予20元,已一次性支付饭堂58万元补贴。 |
学校方面也给予了水电优惠。广州大学副校长龙少锋介绍,学校一次性给予饭堂100万元的风险基金以平抑物价。据称,饭堂每个月的水电费大概10多万元,这100万元等于免除了饭堂水电费。 |
据悉,近日教育部、物价局、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食堂的管理工作的意见》。龙少锋介绍,相比之下,以前要求高校决不能提价,现在的表述是可以科学合理地提价。“不过,高校饭堂还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他说。具体在执行操作时有两条标准:建立联系机制和物价指数相挂钩,物价高就相应高,物价低就相应低,同市标杆餐饮,如都城来比较,要低于30%~40%。例如,都城一份饭是15元,学校不能够高于8元。都城一份饭10元,学校不能够高于6元。 |
|
编辑点评 |
听证会“听起来很美” |
|
高校饭堂涨价也搞听证?这个听起来挺美的话题,真的是让学生话事饭菜价格?仔细一看则不然,这个名叫食堂饭菜价格听证会的,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涨价事后解释会。“鸡蛋涨至1元/只,汤米粉足足贵了1元……”这些都是事后告知,再晒以无奈的成本清单,自然能获得同情票。 |
连学生都认为事前听证比事后解释要好。事前听证,能够讨价还价,最终以双方的均衡利益制定最佳价格;而事后解释,恐怕会流于形式,你说我听,权当知照一下。 |
尽管这个“听证会”有一些不完美,但毕竟是迈出了实在的一步,让人看到学校体会学子们囊中羞涩的良苦用心。现在别说学校饭堂的菜贵,普通老百姓对物价高企也是叫苦不迭,看到这些“农校对接”、给予补贴等真实惠,我们这些升斗市民呢?看着眼红了! |
信息来源:信息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