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世界有我 12.5 国际志愿者日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14330 | 回复: 4

wind
发表于: 2007-12-5 08: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1985年12月17日,第40届联合国代表大会通过40/212号决议,从1986年起每年的12月5日定为国际志愿者日(IVD),亦称“国际义工日”。 志愿者(即“义工”),是指利用业余时间,不为任何报酬参与社会服务的人。
01.jpg
爱讲故事的贫困县支教博士生
[来源:新华网]

我叫陈苏,现在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的博士研究生。
  我作为哈工大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队长,从2005年8月到2006年7月在山西省浮山县支教一年。我的母亲是一位中学教师。小时候,经常看到母亲微笑着坐在书桌前,给学生批改作业的情景。当时就觉得非常温馨、非常美好。从那时起我常常想,能当一名老师,一定是非常幸福的。这个念头,多年来一直留在我的心里。   

  2003年,哈工大开始组建研究生支教团招募时,我恰好在长春实习,无法回学校参加选拔,错过了第一次机会。2004年,支教团招募开始后,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第二天,当我兴冲冲地准备把填写的申请表上交时,却被女朋友拦住了。我们俩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最终也没法达成共识。她提出分手,我也同意了。在最后的晚餐上,她什么也没吃,一直在哭,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落在水杯里,又随着水喝下去。看着这一切,我的心一下子就软了。最后我们互相让了一步,约定明年再去,我们不分手了。2005年,我中断了博士课题,第三次向学校递交了申请。
  2005年8月,支教团来到了山西省浮山县。在我们的强烈要求下,县里终于同意我到距县城最远、条件也最艰苦的寨圪塔乡中学服务。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我终于成为了一名教师。寨圪塔乡距离浮山县城三十多公里,地处太行山深处,群众生活比较艰苦。学生住在四面漏风的屋子里,十几个孩子挤在一个木板搭的大通铺上。到了冬天,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夜里也不能生炉子取暖,屋里的温度只有一两度。我们大人还好些,可怜了那些孩子们,常常有孩子冻得发烧,不能来上课。来上课的孩子也是小脸通红,冻僵的小手连笔都拿不起来。我们看在眼里,痛在心上。
  但更让我们心痛的是,当地教育水平和老乡观念的落后。当地人能上初中就算是高学历了。有些男娃娃往往初中毕业后就回家种地,十六七的年纪就把媳妇娶回家了。我刚到学校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总有些初三的男生来找初一的小女生交朋友。全校150多个学生,搞对象的就要超过一半。我把谈恋爱的孩子家长请来谈话,家长的态度却是"俺娃学习不好,还不让俺娃寻个媳妇啊?"我当时觉得又好笑又生气。这个地方,确实太需要知识与文明了。
  我在学校负责英语教学。教山里的孩子学英语不是件容易的事啊。山里的娃想走出去只有两条路:要么出去打工,要么考出去,现实是残酷的,教育不可避免的要针对应试。但英语也有自己的学科特点,应用性很强,不能只教学生哑巴英语,还必须强化听说。在我的课堂上每天都有听写,因为学习语言的唯一捷径就是背诵。再有就是考试,每个单元结束都要测验,每个月都有月考。
  寨圪塔晚上经常停电,要上晚自习只能点蜡烛。这时候,有的老师是点蜡照常上课。开始我也试着上了几节,但感觉学生看不见黑板,注意力不集中,还会损害视力。于是我就想,干脆利用这个机会给学生们讲讲故事吧。讲什么呢?我考虑再三,选择了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是我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读的,当时对我的触动非常大。说来凑巧,刚到服务地,就看到当地的自然环境与小说中的竟然一模一样,我来到寨圪塔的时候就仿佛来到了心中的双水村和哭咽河。
  《平凡的世界》中描述了两位自强不息的主人公。他们没有上大学,一个是掏煤工人,一个是农民,但他们都靠顽强的拼搏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我联想到寨圪塔的实际情况,我的孩子们当中能考上高中的少之又少,能上大学的更是几乎不可能。所以实际上我培养的大部分都是社会主义新农民,他们的未来要么是在家务农,要么是外出打工,这本小说里讲述的故事,太适合他们了!于是我跑遍了县城,终于在一间小书店里买到了一本《平凡的世界》。
  从那以后,一到停电的时候,我便读给孩子们听。他们非常感兴趣,只要一停电,他们便会把自己的小蜡烛一个一个摆在我的讲桌上,安安静静地坐在板凳上等我讲故事,比上课的时候纪律还要好。有的时候供电线路很好,好长时间不停电,孩子们还都盼着早点停电呢。有一次,我讲到主人公忍着伤痛和疲惫仍然坚持在破烂的工地上秉烛读书的场景时,我发现所有的孩子们都吃惊地看着我。透过摇曳的烛光,我看到那么多双亮晶晶的眼睛。他们那一双双凝望的眼神,他们那一张张的稚嫩的小脸,我一辈子都忘不掉。在一年支教期满前,我终于将这本100万字的小说全部读完。
  去年7月7号上午,我给学生们念完期末考试的听力题后,拿着行李踏上了回家的路。我没有告诉孩子们什么时候走,因为我不想,也不敢承受离别的那种辛酸。回家后不久我接到校长的短信:"初一两个班英语成绩全县排名第一!这是寨圪塔历史上的第一次!我们盼着下一批志愿者早点来!"看着校长发来的短信,我的眼睛湿润了。那条带着三个感叹号的短信我至今还保存在自己的手机里。
  今天我已经回到哈工大继续深造,但直到现在我仍然忘不了那段支教的经历,眼前总会浮现起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我经常给支教团的师弟师妹们打电话,了解我的孩子们现在的情况,听到他们进步的消息是我最高兴的事。有时候我想,在那个小山村里,在那摇曳的烛光下,我在孩子们心中埋下的种子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我一直坚信,我的那些娃们,无论他们长大后从事什么职业,他们都会做得很好,因为他们背后永远都有我们志愿者的支持和牵挂。
跳转到指定楼层
吴名10086
发表于: 2012-9-25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博士生。
吴名10086
发表于: 2012-9-26 23: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博士生。
cainiao1000
发表于: 2012-10-9 13: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嗯,也有我
laisai
发表于: 2012-10-10 12: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温馨、非常美好。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