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社科院昨日发布《中国广州经济发展报告(2011)》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对广州市2010年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同时,对2011年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预测。
2010年,广州市GDP首次突破万亿元,成为国内第三个进入“万亿元俱乐部”的城市。《蓝皮书》分析认为,广州市2010年“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工业保持较快增长,但下半年受‘亚运会’影响增速有所放缓;服务业在‘亚运会’的带动下实现较快发展;物流、商贸、餐饮、旅游等全面增长;金融市场平稳运行;而房地产在国家严厉的调控政策下成交萎缩。”
尽管在经济总量上更上层楼,但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广州在国内经济规模最大的7个城市中,只能处于中游,经济增长速度快于上海、北京和深圳,但慢于天津、重庆和苏州。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王城总产值及增长情况、工业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等方面,在7大城市中仅高于深圳。
根据2010年的经济运行状况,国际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等因素的分析,《蓝皮书》通过模型计算,预计广州2011年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
回顾:
亚运年工业增长“高开低走”
《蓝皮书》从工农业生产、服务业、地产、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财税、消费价格等8个方面对广州市2010年经济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2010年广州全年经济增长13.0%,增幅比2009年提高1.5个百分点;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604.48亿元,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进入“万亿元俱乐部”的城市。
受2009年金融危机后经济快速恢复的影响,广州市2010年前几个月,工业增长呈现“高开”的态势,加上四季度时的限产停产,全年广州市工业增长呈现“高开低走”的态势。而从经济类型来看,2010年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产值增长18.4%,超过了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产值15.3%的增速。
从产业类型看,三大支柱产业全年增速变化呈现不同的特征:汽车制造业增幅逐步下降,主要由于竞争激烈使汽车企业销售压力加大,二季度个别汽车企业相继发生罢工导致汽车产量下降,此外缺乏新增大项目支持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电子制造业也逐步回落,主要原因在于电子产品出口产值下降幅度大;石油化工制造业增幅基本稳定。
虽然有压力,也有值得可喜的地方。在电子产业快速增长带动下,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长迅猛,2010年广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670.71亿元,同比增长28.9%,增速比2009年提高了11.6个百分点。
对比:
经济增速不及天津重庆
《蓝皮书》对全国经济规模最大的七个城市进行了横向比较。尽管去年广州作为经济总量位居“中国第三城”的地位仍优势明显,但工业企业总产值、工业产值、工业投资等多个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被天津等城市超越。《蓝皮书》显示,2010年广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4721.47亿元,产值规模落后于上海、苏州、深圳和天津;工业产值增长17.6%,增幅只高于深圳,低于天津、重庆、上海、苏州和北京;工业投资方面广州只略高于深圳,远低于天津、重庆、苏州、上海。
另外,从全国和广东省内的工业增加值增长情况来看,2010年广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4%,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7.6%),但高于深圳(13.8%)和全国(15.7%)水平。同时,2010年广州虽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63.57亿元,但仅为重庆(6934.80亿元)的47.1%,天津(6511.42亿元)的50.1%,北京(5493.5亿元)的59.4%,上海(5317.67亿元)的61.4%。
受上述因素影响,广州市2010年虽然GDP总量进入“前三”,但增速(13.0%)明显放缓,被天津(17.4%)和重庆(17.1%)超过,《蓝皮书》还分析认为,固定资产等投资的不足,将有可能严重影响广州今后的发展后劲。
报告的主笔人之一,广州市社科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欧江波表示,广州市GDP增速放缓,主要与广州市近年支柱产业格局已经相对固定、产业结构正在转型升级等原因有关。而天津滨海新区的大型现代产业集群正在形成,重庆则有后发优势,增速上超过广州是可以理解的。
预测:
2011年GDP增长12%左右
《蓝皮书》在对2010年以来的国际、国内、广东及周边地区经济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广州宏观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的监测结果,对广州宏观经济计量模型(GMEAM)在2010和2011年需要的外生变量作了初步估计,从而对2011年的广州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初步预测。
根据该预测模型,广州市今年的GDP增长可望达到12%左右,总量将达到12537万亿元左右。其中,第三产业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是主要的贡献因素。《蓝皮书》同时预计,2011年广东经济将有望保持11%以上的较快增长。
不过,由于受今年上半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特别是日本大地震过后,广州进出口业受到较大影响,4月、5月份月度经济增长几乎停滞,要实现这一全年目标,有一定难度。
【焦点行业透视】
服务业:亚运带动“大丰收”
尽管第二产业2010年发展放缓,但第三产业“主力军”的服务业,在“亚运会”的带动下,物流、商贸、餐饮、旅游等全面增长。其中,批发零售业大幅提升,全年批发零售企业实现批发销售额17345.44亿元,同比增长44.4%,增幅比2009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商品销售总额增速4.4个百分点,改变了2009年商品销售总额增幅高于批发销售总额增幅的情况,使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商贸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在国内经济规模最大的7个城市中,广州消费市场总量规模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增长情况好于其他城市。
同时,亚运会成功举办促进了广州旅游市场和餐饮业发展。2010年广州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92.78亿元,同比增长29.5%;旅游业总收入1254.61亿元,实现旅游外汇收入46.8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6.2%和29.4%。
房地产:成交量下降,价格仍处高位
根据《蓝皮书》的统计资料,2010年广州市住宅市场交易明显缩减,一手住宅成交显著减少。广州十区一手住宅网上签约面积为657.2万平方米,成交量与2009年978.39万平方米(该数据为交易登记面积,与网上签约面积在统计方式上有所区别)相比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但另一方面,住宅市场价格却在高位运行。2010年广州十区一手住宅网上签约均价为13074元/平方米,与2009年交易登记均价9346元/平方米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分区域看,中心城区上涨幅度大于外围四区,2010年12月中心城区(即越秀、荔湾、海珠、天河、白云、黄埔六区)和外围四区(即番禺、花都、南沙、萝岗六区)一手住宅网签均价分别为21034和9698元/平方米,同比分别上涨30.2%和14.7%(见图12)。二手住宅成交价格上涨相对温和,2010年二手住宅交易登记均价为5302元/平方米,与2009年相比上涨了10.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