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发布17宗地块预申请公告,其中包括大学城4幅宅地,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据了解,大学城共计规划了22幅居住用地,此前已出让了11幅,其中9幅被越秀地产获得。
4幅宅地均位于大学城北区,编号分别为DN0101、DN0102、DN0201、DN0202,容积率均为3.1,用地面积在6375~12905平方米之间,建筑面积最小的为19890平方米,最大的40264平方米。
大学城可算作广州市最具争议的一个房地产开发板块,在大学园区内高价卖地建豪宅的开发趋势,曾一度备受诟病。
规划
相当于中等城市
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市东南部,选址番禺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邻长洲岛,规划范围43.3平方公里。大学城内可容纳学生18万~20万人,总人口达35万~40万人(包括村镇人口),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城市,预计总投资规模将达200亿~300亿元。根据规划,大学城内交通、文化设施完善,拥有大规模商业中心、五星级酒店以及中学、小学、医院、肉菜市场等商务、生活配套。
大学城总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其中高校教育用地约10平方公里,占58.8%,全部划拨给进驻的高校使用;保留村的用地面积约为1.1平方公里;居住、商业办公、教育科研等用地0.63平方公里;其余用地为生态和市政基础设施用地。2003年以来,广州市已在大学城开发建设上投资106.2亿元(不包括地铁投入)。
现状
“借学校来卖房”
大学城的居住用地从2008年开始出让。其中,2008年成交的两幅地块,楼面地价为3000多元/平方米。2009年7月、9月,大学城4幅宅地拍卖,均被越秀地产投得,楼面地价都在7000元/平方米以上。2009年12月,该板块内的5块居住用地在40分钟内被越秀地产全部揽入袋中,每幅土地的成交单价均超过9000元/平方米。
看到大学校园逐渐变成发展商的热土,广州市40名政协委员在2010年初联名提交了一份阻止大学城进一步商业化的提案。
政协委员葛洪义表示,在大学城买房很大程度上属于投资行为,一些开发商借学校来卖房,大学城成了开发商卖房的一个噱头。“这背离了大学城建设的初衷。”他在提案中指出,大学城的商业开发推动了地价升高,楼价升高,大学教师无力购买。建议政府停止大学城商业地产开发,由政府出面在大学城建限价房;大学城房地产开发必须定向销售给教师;已出让土地的税金应返还高校,作为大学城教师的购房补贴。
前景
投资风险潜伏
大学城是个名副其实的居住新区,至今只有两个住宅项目上市,大学时光项目去年的销售均价约为13000元/平方米,今年唯一在售的楼盘大学馨园项目,售价已接近25000元/平方米。
“大学城的楼价已过多地透支了升值空间,有明显泡沫,15000元/平方米才是这个板块的真实价值。”广东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认为,预计此次推出的4个地块很难超越2009年的高峰,“楼面地价如果在7000元/平方米以下还算理性,超过9000元/平方米就会有很大风险。”(本文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