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转]让我这个乳业员工告诉你些行业惊心潜规则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10044 | 回复: 0

uuii
发表于: 2008-9-23 14: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一年前我就职与某大型乳品企业而且是国内算头一号的企业,对于此次事件其实我早以见怪不怪了。3年的工作经历中我见过不下10次销毁成品的事件,下面我想说的是,普通消费者所不知道的乳品行业潜规则。

    先说这次爆发的原料奶掺假的问题,这在乳品行业,起码是我呆的这个企业实在是太普遍了。这种行为不是奶农单方面的问题,奶农,公司双方都有责任。先说奶农,为了把原料奶的质量提高,掺假是很太平常的事了。最普遍的是加水,不过一般的都是加些象土霉素啊,之类的小玩意,为了减少原奶里的细菌含量,因为当原奶里的细菌含量到了一个标准公司是不收的因为这种奶在储存上很容易变质。当然因为我不是合原奶打交道的,有很多新鲜的添加挤我并不知道。但我可以负责的说,所有的乳品企业,没有一个收到的奶没有一点掺假的,没有不收掺假奶的。在说公司的问题,你们真的相信对于原料奶掺假真的一点都不知情么?事实是,有时候公司和奶农是互相勾结,中饱私囊。我原来没结婚的时候有个同屋的同事是公司原奶监管员,他的工作就是监督奶站的卫生,在奶站监督奶农有没有掺假,挤奶是否卫生。人家每一天都是大云抽着,馆子下着,其实他没个月工资不过千元,那么他的钱是哪来的?原奶监管是第一道保护伞。在就是公司的领导,有一次还是这个人和我说,他给公司打电话,告诉公司不要收某奶站的产品,因为有问题,但公司原奶经理大手一挥,收了!为什么,不言而喻吧!小经理有问题,那么总经理干净么?有时候不是不能不收奶,是不得不收。开奶站的人没有个几百上千万是开不了大奶站的,这样的人就是明知道有问题,你敢不收么?你一个小白人对这样的势力得罪的了么?有次几个奶农,不知道还是不是农了,把一个原奶监管员重公司一楼打到3楼最后打到总经理办公室,就是以为这个人是个新人不懂收奶的规矩。送医院住院以后,最到医院当时就仍下了1万块说:给我在打1万的。这样的势力能惹的起么?不收怎么办?而且,由于奶源的竞争几乎每个企业都压奶农的钱有的是2,3个月,有的是一年半载。你不给我交奶我就不给你节钱,奶农没钱不掺假怎么提高收入?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2,早产奶的问题。光明早产奶被暴光了,别的企业没有么?回到原奶的问题,在中国,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的原料奶在细菌的数量级上都是超标的,比如一升原料奶规定100W个细菌级,但是在中国冬天可能是200W个,到了夏天天气炎热就可能达到几百万或上千万个细菌级。这就导致了成品奶细菌的增加,虽然每个企业都有超高温杀菌系统,但是这么多的细菌是根本无法彻底消灭的。这就导致了产品保质期的缩短,每个企业的产品包装上的保质期都是8个月,但其实谁都打不到。我这个公司纯牛奶货架期冬天4,5个月,夏天最多3个月。而且每批产品在出厂前都要做7天的保温实验,就是抽一些样品在7天的保温室里面保温,然后看有多少变质的产品推算出这些产品大概的准确保质期。而且过了7天的产品不一定发货,因为有个全国产品调派的问题,有的可能生产1个月以后才能发货。这些时间都是要加到生产时期之前的,所以早产奶就出现了。我见过最长提前打印的日期是60天,当然是乳饮料产品,因为本身是酸性的产品所以时间会长一点。每个液态奶,就是小纸盒装的那种牛奶上在盒子下面都有几个数字和字母的打印其实那才是生产日期,不过不是行业内部的人是不知道的。这都是为了如果出问题好追溯产品来源和确切生产日期用的。所以早产奶的问题并没有因为一次事件的暴光而改变,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


    第3,成品奶里加东西的问题。每个厂家都说自己的纯牛奶是真正的纯正的,其实都是骗人的,国内最大的两个乳品生产企业纯牛奶里面都加东西,当然不会加水是肯定的。纯牛奶真正的纯度是99%,那1%就是添加剂。由于牛奶里的脂肪时间长要上浮而蛋白质下降所以就会出现明显的产品分层问题,就象我们把奶加热上面回出现一层奶膜,那就是脂肪,所以加入一定的物质来减缓分层就是很自然的现象了。产品上都写着喝前摇一摇不是因为这样好喝,是因为如果出现了脂肪上浮,一摇就看不出来了。

    问题很多,不说了,说点简单的就好了。有些事太触目惊心,而且不是简单的奶制品行业有问题,所有食品生产加工都有问题,都有潜规则,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比如生产日期就是普遍规律。希望国家能好好治理,毕竟问题处理的多一点,隐藏的就少一点。
跳转到指定楼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