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实用的宝藏网站 - 广州大学城网点亮大学生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广州已售问题奶粉收回 明星愿退代言费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10535 | 回复: 0

gzuc
发表于: 2008-9-22 11: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燕塘等广州本地品牌牛奶销量大增。见习记者 于涛摄

香满楼酸奶订单激增一倍 伊利蒙牛光明订单量则明显下降

奶粉和液态奶相继有产品验出三聚氰胺后,昨天,广州部分超市恢复对涉及的液态奶品牌的合格产品上架,但“捧场者寥寥”。广州市质监局食品处负责人表示,目前售出有问题的奶粉产品已回收得差不多。而在液态奶方面,伊利、蒙牛、光明三大奶品牌销量大受影响,燕塘、香满楼等广州本地品牌的订单量则大幅上升,一些供应商甚至都来不及供货。


记者昨日走访市场发现,部分超市已将没有问题的伊利、蒙牛、光明品牌的液态奶恢复上架,超市也在显眼处贴出告示,表示在架产品不是有问题的批次,不过购买者寥寥。康王路上的家乐福在入口处贴出了验出问题的奶粉和液态奶批次,告知市民如何退货。奶粉和奶制品的专柜已恢复销售伊利、蒙牛等牛奶,超市也在显眼处贴出告示说明在售批次并非有问题批次。不过多数市民看完后还是没有买牛奶。“这些有没有事的?”一位老太太拿起一盒1公升装的伊利牛奶看起了日期,她说,虽然不是有问题批次,但还是会等一下再说。


记者看到,不少牛奶都在做促销,比如伊利纯牛奶,250毫升×24盒装的,原价50多元,现价48.9元/箱,蒙牛桶装酸奶2千克装的,特价19.5元。促销人员强调,做特价不是因为“出事”,“我们于本月18日就开始促销了。”


昨日,华润万家、吉之岛、胜佳等超市已恢复对伊利、蒙牛、光明三品牌牛奶产品上架,但是百佳超市依然没有上述3个品牌的牛奶产品销售,“他们说还没有收到通知。”在百佳驻场的一名蒙牛咨询人员说道。至于奶粉,百佳、华润万家、吉之岛、好又多等超市里仍是洋品牌的天下,几乎没有国内品牌的奶粉。


部分退货市民情绪激动


在超市的退货中心,依然有不少市民来退货,而退货的又以液态奶的为多。“周六退货的人是最多的,一家店达到了七八十宗,液态奶占了三分之二。”华润万家的有关负责人说道。他表示,尽管周日的退货人数减少到30多宗,但依然“没停过”。胜佳超市有关负责人表示,奶粉退货的高峰期基本过去,超市销售出去有问题的产品已经召回了八成以上。


不过,由于有的超市需要小票才能退货,引起了部分市民不满。昨日,在康王路上的家乐福退货中心,一位女士拿着两罐蒙牛生产的奶粉来退货,但由于没有小票,只能先登记,“这些都是验出有问题的,为什么还要小票?”旁边一位拿着施恩奶粉来退货的女士也说,她17日就已经登记了资料,直到现在都没有人联系她,“叫我们去找供货商,电话老是打不通!”


乳饮料销售也会受影响


质监部门表示,下一步将对雪糕等其他含乳产品进行检验,在结果没出来之前,一些含乳产品的销售将受到一定影响。“肯定有影响,大家心里都有顾忌。”一位豆奶销售人员说,一些市民在购买之前都会问一下有没有问题,有的市民知道豆奶没有事后,反而会多买一点。


不过超市人士表示,目前还没有统计数据显示含乳产品销售受影响,但受液态奶拖累,伊利、蒙牛等品牌的含乳饮料销售大受影响。“出事的这几个品牌的产品对消费者的心理有一定的影响,消费者有点‘杯弓蛇影’吧。”吉之岛有关公关负责人表示。


至于雪糕,该人士就表示,目前不是销售旺季,影响难以反映。


外地企业本地奶采购量下跌


广东省奶业协会会长关伟昆昨日表示,广东本地几个大的乳品厂在事情发生后至今都一直没有拒绝收奶农的奶,也没有接到任何奶农指有本地乳品厂出现拒收原奶的行为。据其介绍,广州乃至广东的奶农都是将所养殖的奶牛集中在一个小区中挤奶,譬如在一个拥有600头牛的小区中,每个奶农有一两百头各自饲养,再赶到一个挤奶间里集中挤奶,这有助减少在原奶中做手脚的可能。风行的负责人也表示,目前风行收奶一点都不会减少,公司和奶农签约是一年期的,没有必要改变。


不过有业内人士对本报指出,广州产的原奶虽然100%合格,但是事发后除广州企业正常生产外,有部分卷入事件的企业销量和生产已经受到影响,并减少了在广州采购原料奶。


据悉,外地乳企事前每日收购广州原奶量的25%或20多吨,目前这部分奶源需要交给本地其他企业消化处理。“奶农还不至于要倒奶,最多是收购价便宜一点。”从化、花都、清远、三水、博罗等地都有向外地乳企提供奶源。(记者何颖思、刘俊)


最新动态:香满楼供货商来不及供货


记者昨日走访发现,卷入事件的伊利、蒙牛、光明三大奶品牌销量大受影响,其他未卷入事件的广州本地品牌则销量飙升,甚至一些以前市面很少见到的品牌也冒了头。


一超市奶品采购负责人表示,这两天伊利、蒙牛、光明三大品牌的订单量明显下降,“估计销量共减少了30%左右,”而燕塘、香满楼等品牌订单量就大幅上升,“特别是香满楼的酸牛奶,订单量多了一倍”。以前只有一半不到的分店要求订货,现在全部的分店都有订货要求,“供应商都来不及供货,表示要推迟一天才能供货。”而燕塘负责人则表示,订奶方面由于是每个月固定时间征订,所以销售变化不明显,但零售情况就好很多。


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公布了69个批次奶粉和24个批次液态奶产品含有三聚氰胺,有市民表示,涉及批次太多,他们不可能每次买牛奶都带着资料去逐一对照,“如果有一个标志表示是安全牛奶就好了”。广州市质监局食品处的有关负责人昨晚表示,如果国家要求对奶制品加贴检测合格的新标志,质监部门将贯彻实行。 (记者何颖思)



深度分析:多家证券公司调低乳制品业评级


三聚氰胺事件后,多家证券公司都已经调低乳制品业的评级,或者调低国内乳制品的增速。


中信证券乳制品行业分析师许彪认为,三聚氰胺引发的乳业质量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内消费者对乳品质量的信心,削弱了居民乳品消费的意愿,因此判断后面两个季度的乳品消费增速会大大降低,甚至可能进入负增长。


他又表示,多家没有被检验出有三聚氰胺的企业为消费者提供了乳品消费的希望空间,保住了中国乳业发展的阵地,相信经过本次事件这些品牌将会受到消费者的重新认识和青睐。


对于在本次事件中,知名品牌的产品被检验出含有三聚氰胺,已经对品牌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这些品牌的乳品销售会受到较大影响。许彪指出,蒙牛、伊利和光明在乳业市场份额排名前三,占有率达到50%以上,它们部分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也发表报告指,乳品质量出现问题,特别是损害到消费者的健康及安全,轻者会使企业声誉受损,经营陷于困境,重者则使企业从此一蹶不振,甚至破产倒闭。作为前世界乳业巨头之一的日本雪印,产品质量问题曝光后几乎使其濒临破产。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光明“回奶”事件,使雀巢和光明的经营陷于困境,几年停滞不前。三鹿“结石奶粉”事件的严重程度远远超过雀巢和光明,该公司认为三鹿元气的恢复将变得遥遥无期。


至于对蒙牛、伊利的影响,该公司认为虽然两者已经进入世界乳业前20位,但是“结石奶粉”事件将使中国乳品由“大”向“强”过渡的进程延长。



权威评论:面对三聚氰胺 无知本身就是罪过


“三聚氰胺”并非刚刚开始现身于中国乳制品,一年前已有信号,3月份国家质检总局已接个别消费者举报。当时乳业老总们一直“无知”地高枕无忧?患泌尿系统结石的婴幼儿,大部分是在摄入了三聚氰胺浓度为高达2563毫克/公斤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3至6个月后发病。难道,乳业老总们在这漫长的3~6个月,仍然继续“无知”?


再细搜网上,原来中国食品业对“三聚氰胺”应该并不陌生,它还有一个别名“蛋白精”,在广告中频频出现,公然标榜“使用本产品能提高产品蛋白含量,降低成本”。那么,老总们对横行已久的“蛋白精”,也仍然“一无所知”?企业老总、业内人士、监管部门惊人的“无知”,终于酿成大祸。就算真的“无知”,也是一种犯罪! ——人民时评



营造一个干干净净的奶制品市场


营造一个干干净净的奶制品市场,多方参与者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奶农是奶制品采集的源头,首先应担负严把质量关的责任。对广大奶农来说,加强组织引导、健全行业规范是迫切的需求。


营造一个干干净净的奶制品市场,监管部门不能缺位。有关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大监管力度,切实把好奶制品的原料关和出厂关,确保从现在起企业出厂的奶制品是合格的,各项指标是达标的,决不让不合格产品上市场。 ——新华时评


行业协会功能残缺先于奶业失范


规范而健康的市场经济在秩序层面须共同接受政府监管、法律干预、行业自律三大约束。行业因自律而积德,因积德而利益长生。奶业协会先天不足,行业自律这盆“远水”难救“中国奶”危机之近火。然而,继“大头娃娃”之后再刮奶业整顿风暴之机,我们再次提出忠告,在行政和司法之外,下决心补齐行业自律这块监管短板,该从奶业协会的重构起程。 ——来源: 大洋网—广州日报
11071627.jpg
跳转到指定楼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