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于1月27日上午发布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任命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罗俊担任中山大学校长一职。
罗俊现年59岁,湖北仙桃人。他于2001年成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是华中科技大学理科的第一位院士。
罗俊也是中山大学校友。
1982年,他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物理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5年,罗俊在华中工学院完成研究生学业,但由于当时华中工学院没有硕士授予权,所以向中大申请到硕士学位。
为此中大理论物理专业学生在网上留言,亲切称呼罗俊为“直系大师兄”。
罗俊同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大7位校长中,第6位理工科背景的校长。在他之前的几位校长中,有4人曾在中大求学,分别是黄焕秋、曾汉民、王珣章、许宁生。
罗俊长期从事引力实验与精密测量物理研究。《人民日报》等媒体曾经报道过罗俊的科研经历。这些报道称:
引力实验对恒温、隔振、电磁屏蔽等要求极高,罗俊经常要呆在更少干扰的山洞中做引力实验,为此,罗俊获得“山洞教授”昵称。
这些报道还称:
1983年,当时还是研究生的罗俊跟随导师团队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喻家山的人防山洞里,建了一个引力实验室,用来精确测量万有引力常数G。精确测量万有引力常数G当时被称为世界级难题。罗俊他们花了近30年时间,使G的测量精度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个山洞被外国专家称为“世界的引力中心”。
2003年,也是在一个山洞里,罗俊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用精密扭秤检验光子静止质量的上限”的研究。他们推断出:在任何情况下,光子的质量都不会超过10的负54次方千克。
罗俊在之前的报道中讲述,山洞里潮湿阴暗的环境令他的身体大不如前,最明显的是头发,整块整块的掉,那几年头发掉了三分之二,掉到后来,他就剃个光头带个帽子。
不过,从现在的相片来看,罗俊的头发还在,且外形俊朗。中大学生们将这位新校长称呼为“理科男神”。
不同于中山大学学子的喜悦,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生纷纷叹惜“我们华科的物理学院大牌教授走了,引力中心怎么办?”
财新记者梳理发现,目前39所“985工程”高校校长中,共有院士18人,占比接近50%。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0位、中国工程院院士8位。
这18位院士中,有3位是在担任校长之后,成为两院院士的。
第一批6家获得“985工程”称号的高校中,现任校长是院士的有5所。
而自2013年以来,“985工程”高校新任的12位校长中,6位为院士。这其中,包括最新调任中大校长的罗俊。
罗俊就任之前,中山大学校长职位空缺已达3个月之久。前任校长许宁生于2014年10月调任复旦大学校长。■
附简历:(来自中山大学官网)
罗俊,男,1956年11月生,湖北仙桃人,理学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2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物理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后留校任教。
1985年华中工学院研究生毕业,获中山大学理学硕士学位。
1994年任华中理工大学教授。
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
2010年7月,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013年7月,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
2015年1月,任中山大学党委常委、校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