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职时被要求进行性格测试,这是许多公司用来评估求职者是否适合职位和公司文化的一种手段。 现在求职除了笔试、面试,求职者似乎多了一个测评的环节,这也就导致了“教你巧过性格测试关”、“如何通过职业性格测试”等话题频繁出现,引发关注。 教育部前不久印发的《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等。就业促进法也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等不同而受歧视。 据《法治日报》报道,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时,像性别歧视、地域歧视、性格歧视、第一学历歧视等各种歧视横亘在他们的就业之路上。招聘公司要求学历、专业经验也就罢了,性格测试结果竟然也在考量范围内。 就业歧视违反了宪法和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削弱了法律的权威性,阻碍了良性社会法治意识的形成,但现实中,就业歧视现象普遍存在,但鲜有就业歧视的人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平等就业权利的报道。原因也许是,目前用人单位发布有关学校、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招聘信息的违法成本太低,歧视加害者支付的精神损害赔偿金微不足道,对用人单位而言无关痛痒,根本起不到本质的惩罚作用。 图片由AI生成 关于性格歧视,近年也渐引起人们关注,有关MBTI人格测试的相关话题频频登上热搜。这种性格测试以4个维度组合出16种人格,并被一些企业用在招聘时对求职者进行人才画像。 MBTI人格测试的16种人格 据报道,现在很多企业热衷于入职前测试员工性格,称是有利于形成员工的初印象。有些企业除了有MBTI人格测试,还会运用大五人格、霍兰德职业兴趣、性格颜色测试等各类性格测试对应聘者进行测评,然后贴上标签,进行筛选。比起上述这些知名的性格测试,还有公司采用“原创测试”“奇葩测试”,利用血型、星座等信息,或选择没有科学依据的理论分析求职者的性格特征。 有专家认为,专业的性格测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招聘,但是由于MBTI测试和多数市面上常见的性格测试一样,结果不稳定,不适合作为选拔人才的工具,它不应作为招聘选拔的主要指标,而需要与能力测试相结合。 而实际情形是,近年网友常常吐槽在求职时被性格测试挡在门外,这些被歧视的声音频现网络社交平台。 想一下这悲催的场面就心寒, 笔试、面试一路过五关斩六将, 可万万没想到最终性格测试环节, 被告知“岗位匹配度不够”惨被淘汰, 只能说大学毕业生现求职真太难了! 企业热衷各种性格测试,那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呢?下面是一些应对性格测试的策略: 1. 了解测试目的:你需要了解公司为什么要进行这性格测试,可以向HR试探了解一下。通常,这些测试旨在评估你的个性特质、工作风格、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潜在的领导能力等。 2.了解企业文化:研究招聘公司的使命、价值观和文化,这样你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可能在寻找员工的性格特质。 3. 准备和练习:如果可能的话,提前了解性格测试是什么类型(如mbti、disc等),并尝试在线找到类似的测试进行练习了解。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测试的结构和问题类型。 4. 避免极端的答案:在回答问题时,如果不是普遍对自己有利的,尽量保持中立,避免极端的答案。例如,如果你遇到一个问题询问你是否总是喜欢与人合作,即使你倾向于独立工作,也不要选择“从不”,而是选择一个中间的选项,比如“有时”。 5.尽量诚实回答:在测试中诚实地回答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不是非要这份工作,不建议通过有意识地塑造一个符合职位的形象,毕竟取巧过性格测试关,长期来看,不真实地表现自己可能会导致工作不满意或者与公司文化不匹配,最后还是给自己带来困惑。 6.请求反馈:如果测试完成后有机会获得反馈,一定要利用这个机会了解自己的表现和改进的空间;有些对方不认可的地方,可以有针对地进行解释说明。 当前就业市场中依然普遍存在就业歧视现象,使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不公平的待遇,长期的就业歧视会固化社会阶层,加剧社会不平等。频发的就业歧视也反映出,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监管惩处力度有待加强。元哥呼吁,有关部门应加大对这类直接就业歧视行为的惩处力度,尤其是引入惩罚性赔偿机制,让求职者能凭能力找到合适的工作。 你有求职遭遇性格测试么?对于毕业生求职被贴标签、就业歧视的现象,你怎么看呢? |
怎么才能做到高效阅读呢?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都会遇到。我自己工作十几年,也一直在努力不断吸收[详细]
你有求职遭遇性格测试么?对于毕业生求职被贴标签、就业歧视的现象,你怎么看呢?大学毕业生求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