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州大学城网业务调整

[职场百味] "大学毕业生起薪不如农民工”新闻背后的逻辑与警示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5447 | 回复: 0

dreamwing
发表于: 2009-10-13 08: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自:胡建波 新浪博客

白领工作者的工资应该比蓝领工作者的工资高,这似乎是国人普遍的潜意识,否则上个月“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不如农民工”的新闻不会闹出那么大的动静。
    我就这个话题请教一位多年侨居北美的朋友Peter.wang,他告诉我:“在加拿大,超市的收银员的工资约8/小时;银行、酒店的前台(Teller  servise)接待的工资约12/小时;后台职员约20/小时;而空调熟练技工60/小时;野外作业的石油工人100/小时。蓝领技工好像普遍比一般的白领工资高”。
    看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中国古语到了现代社会好像不灵了,至少读书与工资之间的关系并不那么简单相关了,那么工资究竟与哪些要素有关呢?其实,我们不难做个简单的分析:
     一:工资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相关。工资与宏观经济形势有关,更直接是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的变化有关。大学扩招之后,大学毕业生大幅度增加,同龄人口的入学率已达25%,而我国的产业结构仍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知识型员工岗位的需求增加并不多,自然造成大学毕业生工资走低;而政府近年来对农村全面免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吸引农民工返回家乡和本地城镇就业,中国的人口红利现象开始下行,农民工工资上升是必然的趋势。
     二:工资与行业相关。处于高速增长期的行业求贤若渴,付出的工资当然要比传统行业要高,处于衰退期的行业例如胶卷冲洗业一定不会付出高待遇来。“行行出状元”挺鼓励人,但从工资角度讲,这话可不一定站得住脚。倒是“男怕入错行”在现如今也还是有一定道理。
     三:工资高低与一定环境和制度造成的劳动力市场的垄断与保护有关。例如,我国垄断型国企的员工平均工资水准远高于自由竞争行业的平均水准。美国也不例外,美国西海岸港口工会会员的平均年薪10万美元,超过普通大学教授的薪资水准,这是因为他们有强大的工会组织的保护,工资是劳资双方谈判的结果,码头主和船主不可以随便雇佣非工会成员。甚至出现这样的现象,条形码技术相当一段时间不能在西海岸被应用,因为条形码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效率,减少人工,因而被工会抵制。
     四:工资与所在国家或区域相关。我们国内是从特大型城市到大型城市、地级市、县、乡镇、农村工资依次递减。这与我们的社会结构及经济特点有关。站在全球角度看,差异更是天上与地下。发达国家绝不会轻易让劳动力市场全球化,那个政府这么干,那个政府就下台,就是通过保护让本国的劳动者享受高工资和高福利。
     五:工资与大众对工作类型的喜好程度负相关,或者讲与大众对工作岗位的厌恶程度正相关。大众越不喜欢的工作,雇佣者付出更多的薪水才可以雇到人,这就是室外、体力、危险工作岗位工资高的原因。大众普遍所喜爱的工作并不一定是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岗位,所以有些岗位比如“歌星”、“影星”、“室内设计师”,这是很多孩子的梦想,有许多新人刚入行,恐怕贴钱才有活干,贴了钱也不保证将来可以以此为业。经济学家茅于轼讲得好“这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很大的缺点,人不能发挥自己的天才,你不得不服从社会的需要,但是这又是市场经济的优点,他能保证社会的物质产出。”
     六:工资与风险程度相关。与投资同样的逻辑,收益高,风险大;收益低,风险小。营销人员常常没有底薪,风险当然大,但优秀的营销人员收入非常可观。普通文员风险偏低,但工资低也是普遍的现实。
     七:工资当然与工作者的竞争力有关,包括其态度、学识、能力、经验等等,这是学校里老师们常讲的内容,讲的没错,这也是学习者最可以自己把握的事情。(需要指出的是大量的研究证明:总体而言工资与工作者的受教育程度正相关,但是许多国家、地区的许多行业的蓝领比白领工资高也是不争的事实。)
     综上所述,前四点是宏观面,后三点是求职者自身的事情,我们一般强调后三点,特别强调第七点,但在现实中,却经常是“学的好不如爸爸好”,这不免让人沮丧,觉着社会不公平。其实我们的社会不都是以公平、正义原则来运行的,但也从来不是总以不公平的逻辑来运行的,一般而言,社会的运行逻辑很复杂,需要我们探索和适应!积极者会适应自己不一定喜欢的事物,但把握自己能把握的事情。
   “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不如民工”的所谓“新闻”是对传统的“书中自有黄金屋”观念,以及近几十年来“上大学才能改变命运”的观念的无情的反动。自然会引起一些人士的担忧,还有人简单的用投入产出比来计算上大学的经济不合理性。显然这种简单的计算并不能引导学子们放弃读大学而广泛去读技校,例如,今年的民办院校计划外招生下滑,同时技校招生也严重走低。上大学与提高收入有关,但提高收入远不是求学者的唯一理由,甚至都不是许多人的第一理由,所以仅从收入角度来分析该问题免不了成为“盲人摸象”。
     所以,这种新闻现象背后既是一个经济学话题,也是一个社会学话题,更是一个现代社会环境下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问题。后者更复杂,我们的大学离社会的需要差距更遥远。国家在开放,社会在发展,教育工作者如果还津津乐道于我们以往的成绩,而不正视已经汹涌而来的危机,那么危机将会很快演变成一场灾难,我们民办教育者将首当其冲!
跳转到指定楼层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